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2 / 2)

孫承宗就是這所大明人民大學的名譽校長,這可是給了孫承宗最高的榮譽,讓孫承宗高興的當天喝醉了酒。這所大學的第一任校長是孫元化,朱有孝讓他在總務長的位子上幹了這麼長時間,還讓他在大明科學院兼職,目的就是徹底把他鍛煉出來,他的歲數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宋應星的事情太多,徐光啟老先生歲數太大了,朱有孝讓他以休養為主,除了平時讓他指點一下學生以外,就讓人像此後老祖宗一般的伺候他,而且還經常讓張景嶽等人給他做些體檢之類的工作,盡可能延長他的壽命,他就是大明的科學元勳之一,是大明人的驕傲。

朱有孝建立這座大學的目的非常明確,他最注重的就是基礎科學的研究,隻有打下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才能夠在以後的研究中不斷取得進步。在這些大學裏,最重要的就是數學、物理學、天文學,數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隻有徹底理解了數學的原理,才能在此基礎上學好其他學科。物理學的研究是有關以後科學發展的基礎,包括後來的化學,其實它也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甚至天文學也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無論是開普勒、伽利略還是後來的牛頓,他們都是數學家,物理學家,後來才成為天文學家的。

開普勒現在已經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伽利略在意大利混的風生水起,他們的著作已經都被牛金星買到,朱有孝就是想讓這些理論在大明生根發芽,希望在大明也能出現自己的牛頓、法拉第、安培,伏特、愛迪生之類的天才,建立自己的大明自己的物理定理、電磁理論,創造出偉大的發明。

雖然這些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種下了這些種子就會有生根發芽的機會,在朱有孝的印象裏,大明在這個時代也是精英輩出,不過大部分都是文人,像什麼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比較多,那是因為還沒有更多的科學研究氣氛,現在隨著自己的到來,情況發生了不少變化,這不連黃宗羲、顧炎武都進入大明技術學院來上學了,那麼其他的人的生活軌跡也許會發生變化,最終成為科學家,但是需要培養和教導,人才還是需要去發現的。

朱有孝認為現在最需要做的事,是應該培養大批的教師,先讓他們學透這些從歐洲帶來的知識,然後就是讓他們再去培養更多的科學愛好者,必須有足夠的人才基礎,才可能培養出拔尖的科學家。為此就得在大明人民大學裏設置基礎的師資班,學生就是從大明技術學院、大明官吏學院裏選出來的學生,他們的基礎相對比較好,基礎知識比較牢固,更容易理解這些新鮮的學科。

任何大學的發展離不開財力的支持,大明人民大學也是如此,大明技術學院是靠朱有孝的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的雄厚財力支持下大力發展的,但是它也給予大明皇家貿易商行極大的回報,大量的發明創造為大明皇家貿易商行帶來了豐富的產品,二者相得益彰,已經形成了良性循環。大明人民大學沒有這些回報,因為它是以基礎科學為主要的研究方向,重要的是重視各種理論研究,比方說數學方麵,除了應用數學還可以產生一些效益,其他的都是為科學研究打下基礎。天文物理的情況更是這樣,基本上不會產生效益,而且耗費巨大,但是一旦帶來理論上的新突破,它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屬於公共利益。因此朱有孝決定讓大明的戶部撥款建立這座大學,而不是依靠商業運作模式,這需要內閣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