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冰川時代的威脅(2 / 2)

第二條第二條是暫時遷移居住地,生活在嚴重缺水,而且道路條件不好的地方,要讓他們暫時遷移到河邊、平原等道路條件比較好的地方,以方便官府的救助,官府負責他們的生活費用,最起碼要保證一日三餐和飲用水,是否遷移由他們自己決定,不進行強製遷移。

第三條是打井,讓大明科學院的地質、地理專家們有一個實地參考、實踐的機會,同時考察當地的資源。現在的地下水資源還是比較充足,限於人們對大自然的認知,或者說是隻是麵不足,然們挖掘的都是比較淺的土井。朱有孝則是命令科學院的工程人員到實地考察,根據地形地貌,找到合適的水源,利用機械的動力,打出比較深的井,然後再用機械的方式抽出來,徹底解決偏僻地方的飲水問題。

應該說朱有孝的這幾條措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各地的局勢開始有所好轉,官府和老百姓齊心合力抗旱,讓老百姓們看到了希望,老百姓都很知足,包括那些養殖大戶,他們很配合官府的行動,在了解到官府的政策以後,他們積極行動,大多數人家都簽訂了以後獲得優惠貸款的協議,甚至還有的拒絕了官府的優惠,天災麵前誰都有困難,既然官府采取了救援措施,那麼自己也應該為國家考慮。應該說這個時代的老百姓非常淳樸,他們通過這幾年的好日子,感受到了官府就是為他們服務的,能夠互相理解體諒,尤其是免費的義務教育,讓老百姓的覺悟有了極大的提高,懂得共渡難關,互相體諒。

遷移道路不便地方的百姓問題也進行的非常順利,朱有孝的大明官吏學院培養出來的學生,現在遍布各地官府衙門,他們無論是在學識上還是在道德上都是老百姓的楷模,通過幾年的工作,再加上嚴格的考核製度,他們已經脫離了原來的官僚習氣,個人能力都非常不錯,這也讓朱有孝的遷民措施,實施的非常順利,避免了發生的動蕩。

官府提供了簡易的住房,還有一些軍用帳篷,最起碼在冬天到來之前不會發生其他變化,至於冬天來臨的時候,估計打井隊的工程師們已經就把問題解決的差不多了,至於個別的地方,可以讓老百姓留居,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留。

官府的行動很迅速,大明科學院的工程師們行動也很迅速,數千人的工程師帶著大批的工人進入山區,利用他們所學過得知識,再加上一些老科學家們的提點,根據地形地貌的情況,在適合打井的地方利用蒸汽機作為動力,打出了不少深井。比方說找到了原來的泉眼位置,或者是找到濕潤水草茂盛的地方等。還有一個額外的收獲,那就是在考察、打井的過程中,工程師們發現了許多他們沒有見過的礦石,通過對比、化驗、試驗,他們長了不少見識,在冬季到來之前,順利的完成了任務。

抗旱救災的初步工作做完,民心開始慢慢穩定下來,就在大家剛要鬆口氣的時候,朱有孝則下達了另一個任務,利用現在旱災正重,農事無法進行的時候,迅速組織各地老百姓進行興修水利工程的工作,在山區開挖蓄水池,在平原地區開挖溝渠,目的是建成可以防旱、防洪的農田水利工程。

多數人不理解朱有孝的行動,包括官員們也是這樣,但是朱有孝可知道這小冰川氣候就像是發癲癇的病人,不但會發生旱災,還會發生水災,而且每次造成的災害都會持續很長時間,造成的危害非常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