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2 / 2)

朱有孝就給還在蘇州的楊漣寫了一封信,讓他理解為什麼會有“好人不常在,禍害遺千年”,而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解決的問題。

楊漣本身就不算是一個腐儒,而且還在朱有孝的新思維下混的風生水起。但是當他看到朱有孝的這封短信時,確是大大的吃了一驚,他明白朱有孝開始對東林黨人動手了,而且這次的力度還是前所未有的大,這讓他心裏非常矛盾。他不敢自作主張,就讓自己的貼身心腹帶著這封信趕赴京城,分別拜訪孫承宗、左光鬥等人,畢竟這些都算是東林黨一係出來的大佬,雖然對於朝廷的黨爭已經沒有興趣,畢竟他們的官職已經夠高了,而且掌握的權利也足夠大,但是對於思想上的東林黨理想還是非常深厚的。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應該說這句話本身沒有任何毛病,也被曆代的人,包括當代的人所推崇,但是在這句話深厚的內涵下,還是不少的人作出了最起碼說是不道德的事情,也就是說這句話被某些人以偏概全,把好事向歧路上引導了,反倒是造成了更加惡劣的影響。

人們所處的地位不一樣,考慮的事情肯定不一樣,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為什麼年輕人容易被激起情緒,就是因為他們所處的位置較低,無法看到更遠的將來,當他們成長到一定歲數的是後,就可以從容麵對各種誘惑,從而分辨是非。當然了,這要排出一部分野心家,企圖渾水摸魚的人。

楊漣的心腹回來了,而且很好的完成了任務,孫承宗的回信很短,就是幾個字,“我們屬於大明,大明的利益高於一切”,這就說明了孫承宗的決心,不要考慮小團體利益,一切都要從大明的利益出發。

左光鬥更是直接,他直接跟著楊漣的心腹來到了蘇州,他是一個性格非常執著的人,更是嫉惡如仇,雖然出身與東林黨,但是那些東林黨中的敗類早就讓他失望,看到楊漣的書信,稍作考慮以後,就直接向吏部請假,帶著自己的情緒,跟著楊漣的心腹就到了蘇州,準備和楊漣一起行動。

按照朱有孝的思路,牛金星讓自己的手下仔細的統計了和自己合作的那些商戶的損失,還有那些沒有和大明皇家貿易商行合作的商戶的損失,這些商人更值得讓牛金星下功夫,他們的積善行為出自自己的內心,並沒有人和獲得補償的想法,偏偏是這樣,就更應該得到補償,讓他們獲得可以常在的資本。

朱有孝也在京城召集了大明皇家財團的股東們,向他們提出了對眾多合作商戶和那些有善行商戶的補償想法,詢問大家的意見,畢竟是商業行為,必須要有有規矩,不能自己一個人說了就算。結果顯而易見,所有股東們沒有任何意見,一句話,大明就是自己存在的基礎,一切為了大明的長遠利益。

牛金星心疼的將朱有孝的補償方案遞給了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的高層執行,補償方案很簡單,和大明皇家貿易商行合作的商戶獲得了和正常年份一樣的利潤,凡是虧欠的部分全部由大明皇家貿易商行補齊,保證他們可以獲得足夠的利益,而那些沒有和大明皇家貿易商行合作的商戶,則獲得了所虧損利潤的兩倍,因為他們是發自內心的積德行善行為,有足夠高的道德水平,而且還免除他們一年的稅賦。

看到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的行動非常果斷,左光鬥就催促著楊漣趕緊行動。二人帶著江浙銀行的大部分股東,還有不少的學子,大家一起趕往無錫的東林書院,將東林書院的牌子摘下來,換上了孫承宗新的題詞“無錫學院”,兩邊的對聯也做了調整,變成了“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經心”,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東林黨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