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社會,缺乏忠誠度、頻繁地跳槽的員工大有人在。這種現象表麵上受到損害是企業,但從更深層次的角度,對員工的傷害更深,無論是個人資源的積累,還是所養成的“這山望著那山高”的習慣,都使員工自身價值有所降低。就像一塊有質量的金子,頻繁的流通必然會磨損。
如果說,智慧和勤奮像金子一樣珍貴的話,那麼還有一種東西更為珍貴,那就是忠誠。
忠誠公司,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忠誠自己的事業,忠誠於自己的快樂,就是以不同的方式為一種事業做出貢獻。忠誠體現在工作主動、責任心強、細致周到地體察老板和上司的意圖。團結團隊、樂於助人,忠誠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不以此作為尋求回報的籌碼。要明白,其實無形中你的價值已在增加。
下級對上級的忠誠可以增強老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可以增強集體的競爭力,使公司更興旺發達。同時這種忠誠也是你一生事業的開始,學會忠誠別人其實也是忠誠於你自己。因此,許多老板在用人時,既要考察其能力,更看重個人品質,而品質最關鍵的就是忠誠度。一個忠誠的人十分難得,一個既忠誠又有能力的人更是難求。要明白忠誠的人無論能力大小,老板都會給予重用,這樣的人走到哪裏都會獲得事業得成功。相反,能力再強,如果不服從上級指揮,也往往被人拒之門外。畢竟在人生事業中,少數人需要智慧加勤奮,而多數人卻要靠忠誠和勤奮。
當今社會忠誠已經變得越來越稀缺了。許多公司花費了大量資源對員工進行培訓,然而當他們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後,往往一走了之,有些甚至不辭而別。一些留在公司的員工則整天抱怨公司和老板無法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將自己事業無成的所有責任全部歸咎於老板。但是,同時會發現,在管理機製良好的公司,跳槽現象也頻繁發生,員工同樣也不安分。因此,不得不使我們將視線轉移到員工本身上來。結果發現,大多數情況下,跳槽並非公司和老板的責任,更多在於員工對於自身目標以及現狀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過高估計了自身的實力,不想付出實實在在的努力,以及對那些向他們頻頻揮手的公司抱有過高的期望。
當這種風氣蔓延到整個商業領域時,許多具有一定忠誠度的員工也受到傳染而投入跳槽大軍中,使整個職業環境繼續惡化。盲目跳槽,雖然在新公司收入能有所增加,但是,一旦養成了這種習慣,跳槽不再是目的,而成為一種慣性。
著名銀行家克裏斯蒂年輕時也不斷在變動工作,但是他始終抱有一種理想——想管理大銀行。他曾經做過交易所的職員、木料公司的統計員收賬員、折扣計算員、簿記主任、出納員、收銀員等,試了一樣又一樣,最後才接近自己的目標。
他說:“如果我換工作僅僅是為了每周多賺幾塊錢,恐怕我的將來也不會成功……我之所以換工作,完全是因為現在的公司和老板無法再給我帶來更多的教益了。”
而如今的人們在跳槽時,總是抱著“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思想,看似瀟灑,但是真正麵對工作時又是非常無奈的。一個頻繁轉換工作的人,在經曆了多次跳槽後,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種習慣:工作中遇到困難想跳槽;人際關係緊張也想跳槽;看見好工作(無非是多掙幾個錢)想跳槽;有時甚至莫名其妙就是想跳槽,總覺得下一個工作才是最好的,似乎一切問題都可以用轉移陣地來解決。這種感覺使人常常產生跳槽的衝動,甚至完全不負責任地一走了之。
久而久之,自己不再勇於麵對現實,積極主動克服困難了,而是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下回避、退縮。這些理由無非是不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啦,老板不重視啦,命運不濟啦,懷才不遇啦,別人不理解啦等,幻想著跳一個新的單位後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一位成功學家說:“如果你是忠誠的,你就會成功。”忠誠是一種美德,一個對公司忠誠的人,實際上純粹不是忠於一個企業,而是忠於人類的幸福。
忠誠是一種特質,能帶來自我滿足、自我尊重,是一天24小時都伴隨我們的精神力量。
人既可以充分控製和掌握無形的自我,引導我們獲得榮譽、名聲及財富,也可能將我們放逐到失敗的悲慘境地。
忠誠和努力是融為一體的。忠誠是自我發展的潤滑劑,忠誠的人沒有苦惱,也不會因情緒的波動而困惑。忠實於自己的公司,忠實於自己的老板,與同事們同舟共濟、共赴艱難,將獲得一種集體的力量,人生就會變得更加飽滿,事業就會變得更有成就感,工作就會成為一種人生享受。相反,那些表裏不一、言而無信之人,整天陷入爾虞我詐的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在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玩弄各種權術和陰謀,即使一時得以提升,取得一點成就,但終究不是一種理想的人生和令人愉悅的事業,最終受到損害的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