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恒大奪冠,是“標準化”的勝利(1 / 1)

恒大奪冠,是“標準化”的勝利

視野

作者:崔衎衎

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自2010年以來,完成了頗有些類似“切爾西式”的“土豪三級跳”:“衝超”成功-中超三連冠-稱霸亞洲。這樣高效的“帽子戲法”,引來很多人對其管理模式的好奇。

但以筆者的觀察,很多文章沒有評論到根本:“恒大魔術”不應隻是現象級的事件。其之所以成功,因為這是一場“標準化管理係統的魔術”。沒有看到背後的標準化變革,則會減少這個精彩管理案例的價值。

恒大魔術的“標準化”背景

恒大足球俱樂部的標準化體係,可以提煉為八個字:分工合理,守土有責。

首先,俱樂部的引援策略,完全按照裏皮的技戰術體係製定,絕無盲目。而“小裏皮”(裏皮之子)則扮演了發掘“埃神”的國際獵頭;其次,在中國足球俱樂部一向落後的“情報工作戰線”上,裏皮的軍師——“空中飛人”佩佐蒂專職負責刺探情報。據跑過恒大隊的足球記者透露,在例如巴西裏約、聖保羅等大球市,恒大的足球星探已是“眼線”遍布,其完善的球探體係已經把國內其他俱樂部“甩出幾條街”,所以恒大至今不會憂慮孔卡的離去。

再次,在醫療康複體係上,以意大利國家隊隊醫科蒂為首的醫療康複團隊,雲集了國米、切爾西、AC米蘭等豪門球隊的幾大隊醫和營養師,移植了“米蘭實驗室”的硬件和軟件體係——所以我們看到恒大隊員體能儲備良好,比賽過程中幾乎不抽筋,鄭智、孫祥等34歲的老將依然在場上生龍活虎……

那麼,恒大的高層在幹什麼?恒大足球俱樂部董事長劉永灼則甘當“後勤部長”,對一線的創新和管理細節進行完善。比如:完善裏皮帶來的歐洲足球俱樂部“走訓製”管理係統,管理恒大的CIVI企業識別體係和對外宣傳推廣;老板許家印則完全信任裏皮,在比賽過程中,從不進入球員更衣室和中場休息室“講話”,隻管製定好讓球員無後顧之憂、為榮譽拚搏的獎懲標準。

在這裏,房地產與足球俱樂部出現了交集:許老板不僅是資本提供方,也是管理提供方,從地產圈裏赫赫有名的恒大集團管理模式中,平移並延展出了一套全新的、標準化的、適用於中國足球俱樂部崛起的管理體係,再以“虎狼之師”駕馭之。

球場上,恒大的對手們,其實是在與一個背後凝聚著種種成功模式和子管理係統的、代表目前亞洲最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標準化體係在戰鬥,實難取勝。

未來是標準與標準的對決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標準化管理苗頭在中國體育產業裏已經生根發芽,成為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趨勢。比如:亞太地區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綜合性體育用品展會: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令我們的近鄰日、韓、澳、印等國羨豔不已。就管理而言,其成功秘訣其實是對德國慕尼黑體育用品展標準化辦展體係的“西學東漸”,是在研習德國體係精髓基礎上的不斷創新。

恒大的成功,固然是“魔術般”的,但移植世界領先的標準化管理體係,並使之在中國落地,這樣的“管理魔術”,才是真正值得我們玩味的。

而且從趨勢上看,今後在各個領域的競爭,都將逐步升級為標準與標準之間的格鬥。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