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沈陽機床:“中國創造”的非典型路徑(1 / 2)

沈陽機床:“中國創造”的非典型路徑

聚焦

作者:關錫友

站在2013年年底,回望過去的兩年,是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兩年,轉型升級成了機床企業的核心任務。

產能過剩時期的危局思考

2012年,中國成了全球第一大機床消費國,之前的一年,中國企業的機床產量已經達到10.5萬台,這在機床史上是沒有過的。從業25年來,很多時候中國機床業都在痛苦的環境中掙紮,如今卻活到世界第一的位置,這令我欣喜又恐懼。因為經過了10年的高速發展,2012年這個頂峰過了之後,就必然麵臨未來增速放緩的挑戰。

機床工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規律,世界機床史20年是一個大的周期,而製造中心之前從英國轉移到歐洲、美國、日本、亞洲其他國家,然後轉移到中國,將來隨著產業的周期性波動,製造中心還將向哪裏轉移呢?

我想可能性隻有兩種,要不就是製造中心從中國轉移走,再重新輪回;要不就是中國的機床行業主動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2012年,機床行業全球營業額是770億美元,中國占了近一半的規模,未來10年大概也將是這個比例。在市場規模基本確定的前提下,整體行業的利潤卻隨著各種生產成本的增長而降低。我們該如何應對這種局麵呢?全新的時代究竟會是怎樣的?

當代產業的四大特征

經過分析,我們認為,當代產業特征至少有以下幾個:

1.全球產業鏈協同,特別是行業協同。傳統產業條件下的競爭對手,如今卻可能攜手創利。

2.跨界集成,比如:手機和汽車的集成。過去殘酷的同行業價格競爭,可能會變成跨界集成後,企業不同聯盟和生態環境的競爭;

3.必須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如今由於所有產業都麵臨產能過剩,大規模製造的時代已經過去,滿足客戶的需求才是關鍵,創新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而不再是以往的占市場、拚價格。

4.終端消費者將有決定性影響力。將來不再僅是B2B,B2C的時代,而更應該是C2B的時代——客戶主導商業的時代,完全從客戶角度出發來創造產品才是未來的趨勢。

長久以來,中國企業無論處在鋼鐵、汽車還是機床領域,都是以製造為主,工廠是核心。從資源配置角度講,製造環節占了資源的90%以上。如今,當變成以市場需求拉動生產,以創新驅動整體業務時,企業就必須麵臨著痛苦的轉型——從以產品為核心的資源配置,轉向以客戶為中心。這句話說起來非常簡單,但執行起來非常艱難,首先一點就是如何改變人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