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搶占城鎮化中的新製高點(2 / 2)

所以事實上,中國的產業規劃缺乏科學的布局。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沒有參與進來,行會沒有發揮重要的作用,也沒有消費者的聲音。很多城市規劃、產業規劃就是發改委、規劃局做出來的,跟行業缺少溝通,所以就存在著不合理性。

未來非常可貴的是,這屆政府能夠讓企業自建行會,我認為,這是一次巨大的變革。行會將來組織代表各個行業的聲音,進行科學的調研和分配,能夠把產業分布在交通合適的地方。綜合考慮土地成本、勞工成本、消費運輸半徑、物流半徑、配送半徑、服務半徑等因素。

城鎮化的戰略性機遇

主持人:城鎮化給產業和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在商言商,我們怎麼能戰略性地抓住城鎮化的機遇?大家可以舉具體的例子。

楊彬:機會到底在哪兒?

我研究過很多全球級別的優秀公司,發現都有一個共性。其發展路徑分三步走,起步於工業化;發展於城鎮化和區域經濟的崛起、最後通過國際化完成全球布局。麥肯錫如此,沃爾瑪也如此。

國際成功公司已經證明,城鎮化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是企業進一步成為國內巨頭,甚至全球巨頭的一個難得的機遇。

城鎮化,歸根到底要提升以城鎮為代表的經濟發展水平,怎麼提升城鎮的經濟發展水平?從我的視角,特別呼籲大家重視使用互聯網工具,使用電子商務的手段和辦法來推動當地的產業升級。

比如說,很多鄉鎮都有自己的土特產,但是它的服務半徑是有限的。通過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工具,農產品可以麵向全國甚至全球銷售。

陳士力:前不久國務院新出台了《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的若幹問題》的意見,這個政策也與城鎮化進程是相配套的。

目前據我所知,資本的投資方向一般向大健康、大金融、大數據,還有大物流流動,其中大健康被稱做繼IT之後又一次經濟浪潮。

慈銘體檢剛開始做健康體檢,就是為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的員工做健康體檢。後來開始做健康管理,又衍生到做健康保險,現在又開始做養生養老地產、醫療旅遊。健康是一個產業鏈,這篇文章可以做到無窮大。

卞華舵:城鎮化確實是未來巨大的商機,從投資的角度分析,城市化至少有幾個商機。

第一個是農業現代化。現代化農業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機會。30年前,中國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那時候麵臨的最大問題是動力不足。30年後,中國農業麵臨的最大問題是效率問題。由於人口大量遷移,新一代農民喪失了從事農業生產的意願和能力。所以現在將規模化農業、現代化農業提上議事日程,這是很大的機會。

第二個商機是中國農產品的品牌化、深加工和產業鏈的完整化。

為什麼過去農業不如IT等行業發展速度快?第一,因為大量優秀的人才沒有進入農業生產領域;第二,資本也沒有進入農業。但現在,大量資本開始關注農業。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一些極具特色的特殊農業品種,比如說贛南的橘子、陝北的蘋果……隨著資本的大量進入,特色農產品可以得到更廣泛的流通。

第三個機會是城鄉一體化建設。醫療、衛生、教育等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都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對整個中國消費拉動還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機遇往往伴隨著風險。現在城鎮化已經沒有那麼大的機遇了,因為農村大量人口已經在城市裏生活了,農村剩下的隻是老弱病殘群體。從商業的角度,我們麵臨的最大挑戰和最大風險是什麼?

賈鋒:風險就是看不到哪兒能城鎮化,在A地方投了,結果在B地方城鎮化了。找準城市化的機遇,要看政府的方向,也要看自己的判斷力。

任何商業機會,人知道得多了,就不叫機會了。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獨有的思考分析和判斷能力。從宏觀上,國家談到了產業發展和整個社會發展的一個趨勢。

但是到底如何城鎮化,而且城鎮化在哪裏?這是一個微觀問題,微觀問題對於企業家來說,恰恰是最要命的問題。選錯了死路一條,選對了金銀滿缽。

卞華舵:現在全國上下都在談城鎮化,對企業來說最大的風險是什麼呢?可能城鎮化的進程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快。

城鎮化太快,但同時社會又支撐不了。現在有一種時尚,提倡慢生活。幹嘛那麼快呢?為什麼每天搞得急急忙忙的?整個社會都在焦慮,如果這樣發展,我們幸福嗎?這難道是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嗎?能不能慢一點?

目前城鎮化存在很多問題,原因就是發展太快,違背了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