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冬天裏”的戰略領導力(1 / 2)

“冬天裏”的戰略領導力

聚焦

作者:莊文靜

論壇嘉賓:

孫曉華

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原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張永舵

淨雅集團董事長

曹慧泉

湖南華菱鋼鐵集團董事長李瑞琴

新疆鄉都酒業董事長

楊思卓

著名領導力專家、北京大學

彙豐商學院統馭項目主任史蒂文·斯坦

[加]“組織情商”之父

主持人:

楊光

《中外管理》雜誌社總編輯、

“中外官產學夥伴智園”秘書長

領導力的挑戰在哪裏?

楊光:當幾乎所有的行業和企業都麵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時,企業領導力所麵臨的具體挑戰是什麼?又該怎麼提升?

孫曉華:戰略領導力對一個國家、地區、組織和企業來說,都十分重要。隻有戰略對,才能方向對。現在,中國的民營企業,特別是廣大的中小企業,都遇到了不同的困難。此時,領導者首先必須給大家一種信心,隻有領導者有信心了,其他人才會有信心。想想看,現在企業遇到的困難,能比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進行革命時更大嗎?隻要有了遠大的理想、抱負,有堅定不移的目標,就能戰勝很多困難。

戰略領導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長期積累所形成的。領導需要用親和力,把團隊凝聚起來。領導者要和大家一起分析所麵臨的困境,要群策群力。企業領導者不能隻把員工當做成本,必須把員工看成是資本,可以產生無窮價值的最寶貴資源。

張永舵:對於民營的餐飲企業來說,這個冬天特別的寒冷,對領導力提出了三方麵挑戰:第一,你能不能跟團隊一起製定清晰的、可實現的目標和遠景;第二,你能不能跟團隊圍繞既定的目標、路徑達成共識,讓大家認可和認同它;第三,此時你是以情緒和感受,以及你的主觀判斷來管理和影響你的團隊,還是以正向積極的、催人奮進的管理方式影響團隊。

曹慧泉:鋼鐵行業在2008年的4萬億元扶植政策出台後,又經曆了產業快速增長的過程。對於身體一直比較健康的我們來說,突然從很賺錢的盛夏,在短時間內迅速進入嚴冬。此時,對我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讓大家意識到已經進入冬天,而不是偶爾來了一陣冷風。對於高管團隊,如何能讓全體員工意識到變革的必要性,提升變革的速度,決定你是不是能夠生存。如果不能快速行動起來,水可能很快就會沒過脖子。而在沒有思想準備下,就要去調整企業戰略、行動方式、凝聚大家快速轉向,這是很艱難的過程。

李瑞琴:新疆由於天災人禍,企業也自然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大家都在講今年是在過冬,但我覺得今年的冬天沒那麼冷。為什麼?可能是免疫力強吧。由於我們的企業不僅僅是做葡萄酒,也是在做一個葡萄產業鏈,涵蓋著三個產業:第一是種植,葡萄種植是農業;第二是葡萄酒的加工,這屬於輕工業;第三是葡萄酒的銷售,這又屬於流通業。我們還有高科技的葡萄酒的深加工。我們麵臨的挑戰很多,如何領導團隊向前走。領,往哪兒領?導,不能誤導。所以,我就是要利用好外部的資源,像與外國專家合作,引進其新技術;同時引進風投,引進職業經理人,引進高端技術人才。

拿出“第一”的勇氣

楊思卓:我一直從事企業的研究和谘詢。我認為,要說冬天早在2008年就已到來,目前我倒覺得是春天快要來了。不過春天可能是最寒冷的時候,死人最多的時候。有人挨過了冬天,卻不一定挨得過早春。

而現在,我們好多企業開著“拖拉機”進入國際賽道。碰上了舒馬赫,這時能怎麼辦?

第一,必須要有一個天下第一的眼力。這是一個洗牌期,這絕對給能者創造了一個機會,你沒有能力就會被大浪淘沙,有能力的話就能站出來。

第二,有做第一的勇氣。什麼是勇氣?是麵對挑戰頑強不屈嗎?這頂多算第二的勇氣,第一的勇氣是敢於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功,因為原來的成功可能會導致今天的失敗。

第三,和誰一起過冬。是和員工嗎?當然對。但一定還有第一重要的,就是和第一同行的能力。就是你能夠把天下第一用到極致,而不僅僅是員工,必須吸收外部的智慧資源。

對於前麵幾個企業,我也有一些小建議:

首先,對於淨雅這樣的餐飲企業。我的建議是,應該要逆勢發展,思考到哪裏過冬天。僅僅是固守你某個區域的大本營嗎?不妨考慮去商業化最為充分的地方和環境中去經營,比如深圳。而真正商業化的餐飲業,在那個環境中也必將獲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