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蒙顧客就是播種仇恨,微笑帶來的則是滾滾財源。
——《塔木德》
猶太聖典《塔木德》中有這麼一則小故事:
有人邀請6個人開會,第二天卻來了7個人。這個召集人不知誰不請自來,隻好宣布:“不請而來的人請快回去吧!”
受到邀請的一位最有名望的人站起身,快步走了出去。
最有名望的人不動聲色地保護了不請自來的人,保護了他的自尊心。
最有名望的人聲望更高了。
這個故事使猶太商人堅信和氣生財,從不做一錘子買賣。
長期的流離失所使猶太人普遍具有一種謙和的品質。這種和氣的外表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有效地減少了摩擦事件的發生。
在生意場上,猶太人總是以一副笑臉出現。即使對合同有不同的意見,他們也能做到微笑著否定;即使你發脾氣,他們在分手的時候仍不忘道聲“再見”;如果第二天早上又見麵,他們還能夠真誠地和你打招呼……
真是讓人不服不行。
而這僅僅是有教養的外在表現嗎?
不,不僅如此,這還是他們的從商技巧。
這種技巧的運用也不是為了做一錘子買賣。雖然長期被人攆來攆去朝不保夕,在生意場上容易形成一種“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流寇戰術,但他們就是恪守著“上帝選民”的品質。
“經營品質低劣的商品坑蒙顧客就是播種仇恨。”他們這樣認為,“我們的經營活動應該讓我們、顧客、員工乃至整個社會都得利。”
英國最有名的一家百貨公司名為“馬克斯—斯賓塞百貨公司”,這家公司是猶太人列·斯賓塞和他的姻親兄弟西蒙·馬克斯共同創建的。
他們的公司一直“微笑”著做生意,真正做到了價廉物美,可以讓人們花錢不多就穿得更紳士、更淑女。
不僅以優質低價引領著英國業界的一股浪潮,它還以周到的服務成為英國業界的一個範例。
他們一絲不苟地選擇信譽度高的供貨廠家,一絲不苟地選擇高素質的職員。與此同時,他們為職員提供了業內最高的待遇,甚至允許職員把工作崗位傳給子女。
“一個私立的福利國家!”這是人們對它的讚譽。
希爾斯·羅巴克百貨公司是美國的一家企業。1932年,這家公司年收益為5億美元。
“不滿意就退貨”最先就是這家公司的總裁羅森沃爾德提出的。
這一“微笑”的提法令顧客歡欣鼓舞,令其他公司大為震驚。
當打聽到羅森沃爾德具有猶太血統後,這些公司的老板釋然了,馬上作出了同樣的承諾。接著,這一商業理念漸漸風靡全球。
作為一個資本家,羅森沃爾德設立了員工疾病和死亡救濟撫恤金,開辦了免費的員工保健所和療養中心,甚至給長期服務於公司的員工以利潤分成。
為解決芝加哥黑人的住房問題,羅森沃爾德捐贈了270萬美元;為芝加哥大學、芝加哥科學和工業博物館的建設,羅森沃爾德分別捐贈了500萬美元;他創立了擁有3000萬美元基金的“朱利葉斯·羅森沃爾德基金會”,規定基金的本利必須在他去世之後的25年內用完;他為蘇聯的猶太農莊捐贈了600萬美元;為巴勒斯坦的猶太移民提供了大約1200萬美元的援助。
“猶太人生活在哪裏,就應該在哪裏生根,和哪裏的人和諧相處。”羅森沃爾德如是說。
“人類必將進入一個公共關係的時代。”猶太先知很早就作出過這樣的預言,這個時代已經到來!
關係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關係是萬萬不能的。
生意的運作其實就是關係的運作,人際關係也是一種生產力。
——摘自一位東大博士生的論文:《人際關係也是生產力》
◇和氣生財
與猶太商人打交道,你會發現他們總是呈現一副笑臉,不管生意是否做成,甚至為合約而發生不同意見時,他們也總會以笑臉說出其否定的態度。有時對方發脾氣雙方不歡而散,猶太人還是會跟對方說聲“再見”。要是第二天他再遇上你,會仿佛沒有過不高興那回事,仍以微笑的麵孔問候你“早上好”。
猶太人這種強忍和氣的態度,也許與該民族長期流散異鄉和受盡迫害有關。暫且不探索這種關係,但這種和氣的儀表在人際交往之間卻是一種有效的融合劑,很容易把對方吸引住。實踐證明,在商務活動中,這是一種促銷手段。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人是群體動物,人與人的關係是否和睦相處,對事業影響很大。企業家因其製造出來的商品或服務得人喜愛樂用而賺錢發財;歌唱家因其演唱得到觀眾讚賞和樂隊的伴奏而受到觀眾的捧場……一切離不開人。猶太人領會這一道理,把人與人的關係處理好,成為他們事業成功和發財致富的一種技巧。
猶太人認為,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每天都在做著推銷的工作。這種推銷是指推銷自己的創意、計劃、精力、服務、智慧和時間,如能妥善地把握“推銷自己”,定可以出人頭地,實現奮鬥目標。相反,那些人生事業失敗者,十有八九是本人不善於“推銷自己”,而不是本身的能力問題。
所謂善於“推銷自己”,是指與人和諧相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