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現金主義(2 / 2)

遺體告別儀式正在舉行。這時,來了這位死者生前的一個遠方的猶太裔朋友。朋友聽說死者的財產已都換成了現金放進了棺材,立即掏出自己隨身攜帶的支票,飛快地簽上金額,並把那張支票放進了棺材。隨即,他從棺材中取出那隻塞滿現金的大枕頭,拍了拍死者的腦門說:

“老朋友,金額與現金一致,你會滿意的。”

商場中猶太人的精明與此如出一轍。殊不知,沒有到銀行兌現的支票如同一張廢紙。

在商業活動中,猶太人首先關心的是對方究竟帶沒帶現款,究竟帶有多少。在他們心目中,一切都最好“現金化”。

他們看見現金以外的財物,第一個反應就是暗自盤算:“如果折成現款,究竟值多少。”

猶太人堅持認為現金主義最保險,有著深刻的曆史原因。

曆史上,猶太民族是個一直受到驅逐和掠奪的民族,他們的生命隨時都有可能被殺戮,他們的財產隨時都有可能被沒收。

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下,銀行對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麼保險可言,誠實的債務人也難以叫他們放心。

他們最安全的辦法就是緊緊抓住現金逃跑。

猶太人不願在銀行存款的現實理由主要是:

·物價上漲會使貨幣貶值;

·存到銀行的錢是死錢;

·手頭沒錢就是窮人。

·遺產的繼承稅往往高於存款利息,巨額財產傳承三代就會變成零。

為了保證最大限度的現金化,猶太商法確定了如下原則:

·互惠互利,不強買強賣。

·商品不賣沒有支付能力的顧客。

·在契約上標明付款條件。

·信用限度表明可以賒欠多少,超過限度不予賒欠。

·約定期一到,立即上門收款。

·收款態度堅決,不讓對方有拖延的餘地。

·對經常拖欠貨款的顧客慎重發貨。

·拒絕給不可能付款的顧客發貨。

猶太商入奉行的“現金主義”道出了這樣兩條鐵律:

·錢,隻有一直處於流動狀態才能夠生錢。

·經濟社會裏,白條不可流通。

事實上,在當今的貿易中,現金仍是十分重要的,瞬息萬變的市場中,風險潛伏在各種買賣活動中,如果忽略了現金,往往會導致血本無歸。所以,猶太商人的現金主義觀念不是全無道理的。

記住猶太人的現金至上原則,是經商中最簡單、最實用的方法。不管你是誰,想做什麼樣的生意,在這一點上多嚐試,都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痛苦,至少也得堅持定期收款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