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善於借勢用力(2 / 2)

由於在以色列憑關係辦事已司空見慣,經商又過於靈活。例如像商業法規條例,在其他國家都是白紙黑字寫著的,商人們都得遵守。但在以色列呢,手握權柄的官員都有權力變更、修改,甚至置這些商業上的條例於不顧。因此,要在以色列做成生意,務必學會她那特有的經商方式,把商界官員捧好了,一切都會如願以償。

善於結交政界要人的猶太商人不少,近代的典型要算美國的石油巨頭約翰·洛克菲勒。

奉行“先行者無厚利”的猶太商法,洛克菲勒獨霸世界石油業,蜚聲海內外;奉行“善走上層路線者必成強者”的猶太商法,洛克菲勒不斷打倒不斷冒出來的競爭對手。

善於利用政府部門的優勢和權威,借勢發力,就能夠使從商者的力量非同一般。洛克菲勒對此堅信不疑。

運用政治手腕是洛克菲勒從商生涯中最得意的戰術。他在政界的新朋故友,每每在他商場上的關鍵時刻做了他的代言人。美國駐外大使的支持,增強了他從事國際競爭的底氣。

1890年,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受到了違反《壟斷禁止法》的指控。指控是俄州最高檢察廳廳長華特森作出的。一時間,雙方各不相讓,都請到了全美最好的律師。華特森做好了充分準備,擺開了生死決戰的架勢。

華特森劍拔弩張,洛克菲勒卻漸漸放鬆下來。原來,洛克菲勒的少年好友馬克·哈那悄悄走進了訴訟之中。這位已成為美國醫學界最具權威的總統見了都要禮讓三分的參議員,以鮮明的立場站到了洛克菲勒一邊。

馬克·哈那是共和黨人,當時的總統是共和黨的哈裏遜。對付華特森,馬克·哈那隻是送去了一封信。信中寫道:我以黨的立場呈送這封信。受到您指控的並不是社會輿論所指責的組織資本,而是帶給國民很多好處的標準石油公司。同為共和黨黨員的洛克菲勒是該公司的首腦人物,他一直領導著公司參與自由競爭。您的指控是否存在嚴重謬誤呢?

經過馬克·哈那一弄,一個經濟問題變成了政治問題。華特森很快撤訴了。

洛克菲勒在國內縱橫不倒,在國際市場也是左右逢源。這全是因為美國曆任駐外使節都保持著支持標準石油的“傳統”,甘兼標準石油的“地下大使”。

當俄國皇帝派密使聯係巴黎的羅斯查爾男爵,希望羅斯查爾銀行投資巴庫——巴統鐵路建設時,巴庫的美國領事立即發現事件的端倪,及時給洛克菲勒發去密電:

“俄國準備把美國石油驅逐出國際市場。”

在巴庫——巴統鐵路竣工通車之際,在土耳其的美國大使給洛克菲勒送去介紹巴庫原油形勢的詳細資料。

洛克菲勒就是這樣掌握國際市場石油動態的。

對付最大的對手——荷蘭人達提爾汀古,洛克菲勒也巧妙地運用起他的政治手腕。他通過標準石油在倫敦的批發代理商走英國的“上層路線”,鼓動英國財政要人向議會及新聞界施壓,一舉擠占了這個從沒見過麵的荷蘭人在英國的巨大石油市場。

洛克菲勒善於走“上層路線”,奧妙之處在於他的財團堪稱“美國政治要人培訓學校”。他作為這所“學校”的“校長”,有著難以計數的活躍在美國政壇各個領域裏的“學生”,甚至“培訓”出了達瑞斯、拉斯克、季辛吉這三任美國國務卿。

通過這三個人,洛克菲勒似乎不死——多少年過去了,洛克菲勒對美國的政治影響依舊存在。

“以經濟影響政治,以政治左右經濟”,猶太人洛克菲勒讓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美國巨商商戰兵法的扉頁上。

善走“上層路線”的背後,洛克菲勒有著精明的經營頭腦、準確的分析判斷能力、毫不留情的壟斷意識和鐵的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