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越多,好夢越少;妻子越多,安寧越少;女仆越多,貞潔越少;男仆越多,治安越亂。
——《塔木德》
有一艘船在航行途中遇到了強烈的暴風雨,偏離了航向。到次日早晨,風平浪靜了,人們才發現船的位置不對,同時大家也發現前麵不遠處有一個美麗的島嶼。船便駛進海灣,拋下錨,作短暫的休息。從甲板上望去,島上鮮花盛開,樹上掛滿了令人垂涎的果子,一大片美麗的綠陰,還可以聽見小鳥動聽的歌聲。於是,船上的旅客自然分成五組。第一組旅客,因擔心正好出現順風而錯過起航時機,便不管島上如何美麗,靜候在船;第二組旅客急急忙忙登上小島,走馬觀花地瀏覽一遍盛景,立刻回來;第三組旅客也上島遊玩,但由於停留時間過長,在剛好吹起順風時急忙趕回,丟三落四,好不容易占下理想位置;第四組旅客一邊遊玩一邊觀察船帆是否揚起,而且認為船長不會丟下他們把船開走,故而一直停留在島上,直到起錨時才慌忙爬上船來,許多人為此而受了傷;第五組旅客留戀於美麗的風光,充耳不聞起航的鍾聲,被留在島上,結果,有的被猛獸吃掉,有的誤食毒果生病而死。那麼,假如您是旅客,您會是哪一種呢?猶太人認為,第一組對人生的快樂一點也不體會,人生缺少樂趣;第三組、第四組由於過於貪戀和匆忙,吃了很大苦頭;隻有第二組人既享受了少許快樂,又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這是最明智的一組。
猶太人提倡的就是“適度的享樂,適度的工作”,這樣的人生才是豐滿、充實而有意義的。正是出於這個道理,猶太人認為享受人生樂趣是人類的特權和義務,漂亮的衣物、漂亮的家、賢惠的妻子、聰明的兒子,這會使人心情愉快,工作中也力量倍增。所以,拉比們把發誓不喝酒的人認為是“罪人”和“傻瓜”。但拉比們在對酒的態度上也體現了猶太人那種掌握適度的分寸感,故而他們也認為,酒這種東西最忌過度,一喝多了,麻煩就來了;“隻要不沉溺酒杯,就不會犯罪”。想一想生活當中那些因爛醉如泥而丟盡臉麵,甚至因飲酒過度而凍死在大街上,更覺猶太人的態度非常有道理。所以猶太人認為,當魔鬼要造訪某人而又抽不出空的時候,便會派酒作自己的代表。當年諾亞種第一棵葡萄樹時,魔鬼撒旦跑來問:“你在幹什麼?”諾亞說:“我在種一種非常好的植物。”撒旦表示他從來沒見過這種植物長的什麼樣子。諾亞便告訴他:“它會結一種非常甜而可口的果實,喝了這種果實的汁後,人就會覺得非常幸福。”撒旦一聽,來勁了,硬要加入這種幸福行列中來。於是,他跑去抓來羊、獅子、豬和猴子,把它們一隻隻殺死,拿它們的血作肥料澆下去,葡萄長出來了,最後變成了葡萄酒。因而,人們剛開始喝酒的時候,溫順得像隻羊;再喝一點,就會有獅子那樣的強大;再喝下去就會像豬一樣肮髒;喝得實在是太多了,就會像猴子一樣唱啊跳啊,全無一點自製力。這就是撒旦送給人類的“幸福”。當然,完全放棄享受,一味地拚命工作也不應提倡。所以,猶太人推崇真實,順其自然,即使有不好的念頭但隻要不去做就是高尚的人,這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人為造出的不食人間煙火的“神”。
◇女性是一把進門的鑰匙
偉大的藝術家都是一些至情至性的偉人,他們有對情感和欲望的強度、廣度和濃度,這是最強大的神秘的生命原動力,在享樂中他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畢加索真誠地愛戀自己傾心的女性並不斷地從她們身上汲取詩情畫意,一位傳記作家寫道:“畢加索成年後戀愛、結婚到結交情婦,他從女性身上不僅得到了滿足,而且吸取了素材靈感,他那藝術創作的一生和近乎虐待狂式的生活史,可謂一部‘創造’與‘毀滅’的記錄。他還告訴我們,要真正進入畢加索複雜的藝術世界,女性是一把進門的鑰匙。”1904年,畢加索還是一個未成名的窮畫家,他在巴黎有幸結識了第一個情人奧利弗。當時,她知道畢加索是一位一文不名的窮畫家,同情之心促使她與他真誠相愛,她經常幫助他收拾雜亂的畫室,給他孤獨寂寞的生活帶來溫暖。初交時,畢加索的情緒反複無常,但隻要適合他,她任何時候都能通過調節他的生活使他狂熱的情感得到滿足。她的沉穩和他的狂亂互補而平衡,她那樂觀的態度是他悲觀壓抑心情的一劑矯正良藥,使畢加索變成一個男子漢,一個歡心樂觀的男子漢,同時煥發出無窮的藝術創造力。不久,畢加索將感情轉向了近3年來新認識的一位漂亮迷人的姑娘伊娃身上。伊娃比奧利弗更加文靜典雅,這使畢加索的情感高潮起伏延綿,創造出很多清新美好的作品。3年後,伊娃因病去世,畢加索邂逅了熱情漂亮的女舞蹈家奧莉嘉。熾烈的情火使畢加索將種種愛情的幻覺潑灑在畫布上,他畫了《拿扇子的女人》、《坐在安樂椅上的女人》、《坐著的女人》、《醜角》、《蛋糕》等重要作品,成為立體主義的典範。很快,他們舉行了婚禮,3年後生下第一個兒子。畢加索於是以奧莉嘉母子為原型,創作了《母與子》組畫,成為新古典主義時期的代表作。他們結婚10年後,由於性格、感情和性愛的日漸差異經常爭吵和打架,最後感情破裂。這期間,畢加索被壓製的情欲像噴泉一樣湧在畫麵上,作品多為各種奇形怪狀而破碎的畫麵。當然,就在他同奧莉嘉之間出現裂痕時,已與另一位年輕女郎瑪麗保持著秘密的往來。瑪麗具有奧利弗的冷靜、伊娃的天真和奧莉嘉的美麗,她比畢加索小30歲。在她18歲生日那天,他終於啟動了那少女懷春的情感。從此,畢加索一生最強烈的欲望開始了,沒有限度,沒有禁忌。瑪麗被證明永遠是個馴服情願的情場牛犢,欣然接受畢加索的種種情愛試驗,使畢加索從苦悶中得到解脫和滿足,創作又產生了新的靈感。然而,畢加索還未與奧莉嘉離婚時,他與瑪麗8年愛情的結晶——女兒出世了,幾乎在女兒出世的同時,53歲的畢加索又遇到了一個可以取代孩子親生母親的人——年輕的畫家和攝影師多拉。他和多拉的關係時好時壞,和瑪麗的關係時斷時續。7年之後的1943年,畢加索又邂逅女畫家弗蘭索瓦,他以她美麗的胴體為模特,又創作了許多無與倫比的藝術品。從1953年起,72歲的畢加索與弗蘭索瓦的關係開始疏遠,而與他的最後一任妻子27歲的佳克琳娜產生浪漫的戀情。他像年輕人一樣,在佳克琳娜的室外用粉筆畫了一隻巨大的白鴿向她求愛,終於贏得了姑娘的芳心,並於1961年正式結婚。她是畢加索唯一允許進入他工作室的夫人,她的在場能使他青春煥發,精神飽滿,她說:“多少個夜晚,我看他作畫到天亮。”畢加索又一次顯示了永不減退的創作激情和藝術魅力。畢加索的藝術離不開女性,愛情成為他藝術創作的催化劑。各種各樣不同的女性,使他的藝術具有各種各樣的創作風格和無限的誘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