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楊國忠看起來並沒有受到唐小東的嘲諷影響,但是在心裏,他還是感覺後背涼颼颼的,因為他非常擔心哥舒翰下一個要清除的敵人就是自己了,畢竟在哥舒翰走之前他們還曾大吵過一架,哥舒翰也懷恨在心,認為是楊國忠不幫自己說話,才導致自己身體殘疾還得被唐玄宗拉上戰場。
而在另一邊,身在潼關的哥舒翰每天也都是過的唉聲歎氣,雖然哥舒翰癱瘓不能行走,但是這並不能掩蓋他作為一個出色將領所具備的智慧。哥舒翰曾出兵試探過幾次安祿山的軍力,發現現在就算是傾巢而出也不可能動安祿山分毫的,於是隻能選擇閉關不出,拚著潼關天險和自己的本事,安祿山也是不可能過的了這一道關。
另一方麵,高仙芝的死一直在提醒著哥舒翰,唐玄宗是不可能讓自己一直固守潼關的,隻要有任何一個人在皇上的耳邊吹吹風,他就有可能下旨讓自己出關退敵,但是要知道,安祿山已經在這潼關的附近大大小小的地方進行了埋伏,裝了陷阱,隻要他們敢出潼關去打安祿山,那肯定就是落得一個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所以哥舒翰著急啊,想著到底怎麼樣才能擺脫這個困境。
這個東西每天想,時時想,本來就中風癱瘓的哥舒翰身體更是越來越差了,這個時候,哥舒翰的部下王思禮,給哥舒翰出了一個點子。
由於當時大家都認為安祿山的叛亂,是因為楊國忠的逼迫所導致的,所以王思禮就勸說哥舒翰:“安祿山造反的時候,喊了一句口號,那即是清君側,匡天下。而這個側,指的就是楊國忠。如果我們留三萬士兵鎮守潼關,率領奇遇的精銳部隊殺回京城,誅殺楊國忠之後,那麼安祿山就沒有再進兵的借口了,這是漢挫敗七國的計策,您覺得如何?”
當時聽完了王思禮的勸說,哥舒翰也覺得這話說的對啊,他自己也很有此意的。但是最後哥舒翰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據他自己所說,如果按照這個想法去實行的話,那麼自己不久變成了安祿山第二了麼,所以最終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本來這事是這兩個人秘密在屋子裏商談的,但是被唐小東派去的人偷偷給聽到了,於是唐小東在收到飛鴿傳書之後,回了書信,讓密探將此事傳給楊國忠派去的探子,如此一來,沒過多久,楊國忠也知道了哥舒翰的這個想法。
楊國忠心裏那個怕啊,要知道現在哥舒翰可是手握重兵的人,其危險程度不亞於那個天天坐在龍椅上的隨時隨地能要你小命的皇上。
為了自保,楊國忠想到了一條對策,他征得了唐玄宗的同意,招募了三千的精兵,讓自己的心腹統領,並且讓著三千精兵日夜訓練,然後又招募了一晚人屯兵與灞上,由心腹乾運統領。這些人名義上是抵禦叛軍,實際上是防備哥舒翰。
唐小東又將這個信息傳達給了哥舒翰,並且稍稍饒舌了幾句,哥舒翰明白這是在防備著自己,心中明白楊國忠是徹底跟自己撕破臉皮了。
於是哥舒翰馬上上表唐玄宗,請求將灞上的軍隊納入潼關軍隊進行統一指揮,然後又以商討軍情為名,將杜乾召到了自己的大營,隨便找了個名義就將其斬首,屯兵了其手下的軍隊。
經過了這一次的博弈,楊國忠那是驚惶萬狀,因為如果哥舒翰真的反殺會長安,他肯定是死的翹翹的,而另一邊的哥舒翰也是整日的心神不寧,極為不安,害怕楊國忠什麼時候給自己下絆子,這一將一相兩個人,心中都在打鼓,互相都在試探。
而最最核心的,在中間起到了軸承作用的唐小東,則整天吃飽了睡,睡醒了吃,閑暇的時候跟三女玩玩3P,日子過得雖然也時常憂慮,但是相比之下,還算是逍遙自在。
而就在這時候,前線也是偶有捷報傳來,首先是李光弼和郭子儀率軍接連打敗叛軍史思明的軍隊,切斷了叛軍與範陽老巢之間的交通線,史思明想要東進,卻又被張巡阻擋在了雍丘,想要南下吧,又被魯炅擋在了南陽,總之是哪哪都走不了,讓史思明非常鬱悶。
同時安祿山腹背受敵,到了什麼程度呢,據說安祿山一度打算放棄洛陽,回到自己的老巢範陽固守。
安祿山想進攻長安麼,必然是想的,有能力攻下長安麼,那也是有的。可偏偏他卻沒有辦法跨進潼關一步,這就完全要歸功於哥舒翰了,這個時候唐小東才明白,哥舒翰一代名將真的不是浪得虛名的。
一開始哥舒翰在這裏是處處碰壁,到處受阻,然他並沒有氣餒,拖著殘病之軀,硬是在他的經營下,讓萬軍歸心,與他同仇敵愾,將潼關防守的那叫一個固若金湯。
安祿山幾次組起了助理對潼關發起了一次又一次可謂是喪心病狂的進攻,且時間長達半年之久,竟然都勞而無功,這讓安祿山一度認為西進長安的目標是實現不了了,總之是十分的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