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見到這一章的標題時,很可能會發出笑聲。你會說:我哪裏需要知道握手的奧妙呢?其實以北美和歐洲國家相比較,握手所代表的意義並不相同。在歐洲和美國,握手的禮儀都是一件重要的事,而對法國人而言,一天至少要和人握四次手,在意大利也是如此。
當我第一次到歐洲時,才發現握手的學問很大。我很驚訝地發現,大多數人在早上到辦公室時會握手,中午吃午餐要握手,吃完午飯要握手,連傍晚下班也要握手。而在加拿大,一般人隻在第一次見麵,或有一段時間未碰麵時才會握手。至此,我開始留意這件事。當我第一次和別人見麵時,都會就對方握手的方式去推斷他的個人特質,原先隻是想著好玩,後來竟認真做起研究來。
不同特質的人有不同的握手法,以下是我觀察到不同特質的人會使用的不同握手方法,相信對推銷員會有幫助。
1.鬆軟無力的手——如果和你握手的人有氣無力,手掌軟綿綿的,這種人通常比較悲觀,對未來也沒啥特殊期望。我碰見過態度很消極的人,握起手來都是這副德性。比較年輕、沒有經驗的人,握手時也會有這種表現。
2.握手時很猶豫——這種人通常都不太確定到底與他人握手時應如何表現。很多時候他們根本就等著你先伸出手來招呼他。換句話說,他們在等你采取主動。這類人不太了解人生的方向,也不知道該做哪些事。
3.擠壓式握手法——像個老虎鉗一樣握手的人,看起來似乎挺享受折磨人的樂趣。這種人通常是男人,總喜歡擺出幹練、有權勢的樣子,也很可能隻是想展現一下自己的臂力。事實上這種人很不安全,經常要控製自己自覺陷於劣勢的情結。這種人當中,甚至有人積極鍛煉體魄,以此彌補生活上的缺失。
4.貼身式握手——我在歐洲看電視新聞時才發現這種握手法。通常是政治人物或黨派領導人使用的類型。他們握手時,前臂和手肘是彎的,而交握的手都貼近右邊的西裝口袋。使用這種手法的人總是很謹慎,很小心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保守而不願冒風險。
5.急切型握手——有些人握起手來急得不得了,總怕會錯失機會握不到手似的。他們一遇見人,立刻伸出手來,逼得人非回應不可。專家認為這種人缺乏安全感,很害怕不為人接納。
6.“抓不緊”法——這種握手法和前麵提的鬆軟無力的手不太一樣,這種方式根本稱不上握手。這種人雖然伸出手了,卻是僵直的,手指頭幾乎不動,根本沒抓住對方的手。我發現會這樣握手的人等於是在傳達:“我一點都不想和你有瓜葛”的信息。用這種方式握手的女性多於男性。
7.機器手——“機器人”總是自動伸出手,快速完成握手儀式,你甚至沒有感覺他已經和你握過手了。這種人既不關心也不在意對方,他最關心的是自己。他們經常與人見麵卻不相識,因為握過手後就忘了。
8.過動手——你聽過“過動兒”嗎?“過動手”的道理也相同,這種人就像鑽孔機一樣,抓著你的手拚命晃,上上下下扯,活像轉動速度過快的機器一樣。通常這種人意誌力很強,但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同樣放鬆不下來。
9.監牢手——“監牢手”一旦握住人,一點都不想把手還給人家,甩都甩不開。除非他確定已經抓住你所有的注意力,否則你休想鬆手。小心!這種人不是機會主義者,就是想影響你的決策。
10.有禮的握手——與前麵的敘述截然不同的形式。開放、友善、誠實是這類型的感覺。你不會忘記這雙手的主人,也不會疏忽他。
根據握手類型決定接觸方法
如果熟悉握手方式所透露的信息的話,推銷員在工作上可能會有極大進展。推銷員可以根據對象握手的類型來決定與其接觸的方法。比如:
●麵對機會主義者,你可以大談你對時局的看法,並且告訴他,使用你的產品有何好處。
●遇見果敢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表現得比他們還堅定。
●如果你能將產品說得絕對不可或缺,對那些隻關心自己的人會很受用。
●幫優柔寡斷的人進行決定比較快!(但很難)
●你可以幫助那些對產品沒信心的人,缺乏自信並不代表他們不買你的東西,不過你要比平常還堅持。
●碰見很悲觀的人要給他多一點肯定,這樣說起話來會比較容易。
●有些人很愛阿諛諂媚那一套,你就得這麼做。顧客會很開心,你也做得成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