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堅持正確評論方向 助推文藝高峰(1 / 2)

堅持正確評論方向 助推文藝高峰

高峰論壇

作者:趙明仁

文學界的朋友們、同誌們:

今天,各位專家學者齊聚“2014中國文藝理論前沿峰會”,共同探討文藝理論發展前景,這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一個重要舉措。對於推動四川省文藝繁榮發展很有意義。在此,我代表省委宣傳部對參會的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對會議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

文藝理論是文藝的航標和雷達,沒有正確的文藝理論指引,就沒有正確的文藝實踐。文藝評論的健康發展是文藝從高原邁向高峰的坦途。因此可以說,這次峰會對四川的文學藝術繁榮發展來說是一場及時雨。會上各位專家還要發表高論,我們將認真研判,廣泛吸納,以此解決四川文藝邁向文藝高峰的瓶頸。下麵我就“堅持正確評論方向,助推文藝高峰建設”談幾點意見與大家交流。

一、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

對文學作品怎麼評。應當以什麼為標準?這是我們文學理論界必須首先搞清楚的一個重大問題。一部作品好不好。究竟誰說了算?是洋人說了算還是國人說了算?是領導說了算還是群眾說了算?這些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已有明確界定。他指出:“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很顯然,人民是文學作品的材料供應商和最終消費者,生產出來的產品適不適用,好不好,有沒有偽劣產品,他們最有發言權。強調文藝批評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曆史唯物觀,評價一部作品好不好,最終要看我們的作家藝術家是否堅持從群眾中來,從人民豐富的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吸取豐富營養而創作;堅持到群眾中去,創作出來的作品能真正把人民的實踐之美、生活之美、心靈之美表現出來。確立這樣的標準是因為人民對自己的生活和實踐體驗最深刻、最準確,感受最真實、最強烈,再偉大的作家藝術家都絕不可自以為是,以自己的生活代替廣大群眾的生活,以自己的情感代替人民的情感。否則隻能產生“兒女情多,風雲氣少”的窘態。

二、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傳遞向上向善的核心價值觀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總書記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旗幟。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係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文藝作品以自身的獨特屬性,理所當然地成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之一,義無反顧地承載起時代使命,擔當起曆史責任。唐代詩人李白有詩雲:“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入相隨。”文學藝術是引領人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手段和載體。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那樣,“好的文藝作品就像藍天上的陽光一樣,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能夠掃除頹廢萎靡之風。”實踐也反複證明,文學藝術作品具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之功效。當然,文藝作品怎樣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身也是一門藝術。當前麵臨的最大問題是,一些作家藝術家對這門藝術研究不夠,處理不好,總有一種老虎吃天無處下口之感。要麼退避三舍,要麼簡單地貼標簽。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歌曲征集推廣為例,目前全國共創作類似作品成千上萬,但多數是標簽似的作品,群眾不願唱,也就傳不開。留不下。其他文學類作品也大體相似。文學藝術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要講藝術,要善於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大事化小,小事放大,講真話,講人話,用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生動活潑的語言,啟迪人們的心智,提升人們的思想境界,匡正人們的行為。文藝評論與文藝創作一樣,也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巧妙地融入文藝評論創作之中。使作家藝術家心悅誠服,而不心生厭惡。這樣的評論自然會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藝精品扶搖直上的助推器。

三、始終堅持中華文化立場,把中國精神作為社會主義文藝評論的靈魂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思想精華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如果文藝創作、特別是文藝評論漠視傳統文化,勢必失去生命力。當前,文藝評論界與其他文藝創作一樣,患有“食洋不化”症,熱捧西方學說和話語方式,緊盯西方文藝批評理論和評論模式,一味複製追趕,不甄別精華與糟粕,甚至在政治立場上左右搖擺。實踐證明,搬西方套東方、用書本套現實,不中不西、非洋非土、水土不服。這樣的評論隻能把文藝創作引入歧途。不同國家和民族的藝術家受各自民族文化、曆史、地域的影響,有自己相應的藝術特色,不可能千篇一律。隔行不隔理,文藝評論首先要麵對的也是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人們,中國式評論對文氣、神韻、境界的認識與強調是西方文藝理論所不能企及的。更接地氣、更有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的文藝評論,人民群眾才會答應,作家藝術家才會服氣。這也是文藝理論工作應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