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學體育新課標實施中的探索與反思
教研探索
作者:白學成
1 新課程標準實施帶來的可喜局麵
1.1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新課程標準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把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作為增強學生體質的突破口。此外,由於選項教學在體育教學中得到了普及,注重了學生運動愛好和技能專長的選擇,學生的運動意識和能力也相應得到了提高,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1.2教師的創新意識和教學積極性得以伸張:中學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給了體育教師更大的空間,一些有專業特長的教師專業得到充分發揮,教師的創新意識得到了有效的調動。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給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尤其要麵對自己的專業不能適應學生需求的挑戰。
2 新課程標準實施帶來令人擔憂的問題
2.1錯誤認識新課標,把體育與健康課上成“放羊課”:有許多教師將“體育與健康課”定位在“健康體育”的認識上,忽視了體育本質,使體育課變成了“遊戲課”、“有簡單組織的放羊課”等等。這樣一來,學生的運動時間得不到有效保證,運動量遠遠達不到鍛煉身體的目的,使體育課成為了一門可有可無的形式課,學生根本就不能從體育課中體會到其中的成功和喜悅。
2.2教學安全問題成為了教學內容選擇的製約因素:作為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是學生安全事故發生率較高的學科和活動.於是為數不少的體育教師因害怕出安全事故而消極對待體育教學和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
2.3因忽視運動技能教學,體育教學本質價值淡化:傳統體育教學確實存在“純生物體育觀”和“單純的運動技能教學”及教學內容的競技化與一刀切的問題,於是新的體育課程提出了“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社會適應”幾個領域目標。然而許多體育教師就認為,新課標強調淡化運動技能教學,主觀上出現了忽視運動技能教學的傾向。
3 新課標實施的幾點思考
3.1全麵的身體訓練應堅持:若一味地根據學生的運動愛好或害怕出安全問題來安排教學內容,則人體的一部分器官就會因為經常得到鍛煉而健壯發展,而另一部分器官則會因為鍛煉不充分而相對孱弱,這種不均衡地發展學生身體機能的做法,更容易導致運動損傷、造成學生身心痛苦、妨礙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與鞏固。所以體育教師不應隻片麵地訓練學生的某一項技能,而應將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與全麵發展學生的各項素質有機結合起來,使其兩者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3.2基本技能教學不能丟棄:在新的形勢下,體育新課標適時地提出了,“不過分追求運動技能傳授的係統和完整,不苛求技術動作的細節”的要求,這本與重視基本的體育技能教學並不矛盾。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是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若過於淡化甚至徹底否定基本的運動技能教學,則體育教學也就失去了學科的本質價值,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而所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則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謂的終身體育意識培養與終身體育能力形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