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想法,”W開動腦筋,“要是輪、軸、扇葉等部件不是活體組織呢?如果它們是由死細胞構成的,就像頭發、指甲、甲殼,或者是由分泌物氧化凝固而成的,能解決問題不?”
“真聰明。甲蟲族正是這麼幹的。”韋斯特“哈,哈,哈”怪笑三聲:“但即便如此,甲蟲族能長出飛機發動機一樣的器官還是很奇怪。航空發動機號稱‘工業之花’,研發和製造難度不是一般人想象得出來的。人新世的許多工業強國即使集中頂尖人才、投入數十億資金、耗時一二十年,也未必弄得出一款高性能的渦扇發動機。甲蟲族身上的‘類引擎器官’雖然比真正的飛機發動機簡陋不少,但其複雜程度仍然遠超我們已知的其他任何生物器官。”
韋斯特走到牆根處,在牆上按動幾個按鈕,一幕清晰度極高的彩色全息三維立體投影出現在W麵前的空中。
那是戰機蟲“噴氣式發動機”的X光結構圖。
“我的天……”
處於燃燒狀態的卷煙5號也掉了。
甲蟲族又一次顛覆了W的理智。如果說紫外燈下的綠色熒光隻是讓他感到驚豔,那麼這副“噴氣式發動機結構圖”可謂實打實地震撼到他了。對飛機發動機沒有了解的人根本想象不出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麵,任你有何等生花妙筆、如簧巧舌,你都絕無可能將它描述出來、並讓讀者和聽者理解其中的精妙。
“真美。”結構圖的光與影映照在韋斯特的巨鑽刻麵上:“與我們最先進的變循環渦輪風扇發動機何其相似啊,完全看不出是由活的和死的生物組織自然生長而成的。”
“這……怎麼可能?……”
“是不可能。”
“……大學時候的生物演化學課程我還有印象,這樣的組織、結構和器官,按理說完全沒有自然演化出來的可能啊!”W恨不得找家瘋人院鑽進去調養幾日。
韋斯特問道:“自然演化出來的器官,與人工製造的複雜機器如此相似,這種巧合的概率有多大?”
“……”
“三年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甲蟲族長有這麼奇特的器官;現在與我們交戰的很多種甲蟲,三年前連影兒都沒有。這些器官是三年時間裏新出現的嗎?這些新種甲蟲是三年間新誕生的嗎?所有這些新器官、新性狀、新品種,到底是種群‘演化’還是個體‘變態’的產物?”
輪到卷煙6號遭殃了。W點上火:“如果是演化,生物演化的速度能有這麼快?僅僅三年就……”
“必須承認,生物演化的速率既不平衡也很難估算。”韋斯特說道:“陸生哺乳動物體型增大1000倍需要繁衍500萬代,2400萬代才能從‘老鼠體型’演化至‘大象體型’,水生哺乳動物卻隻需300萬代就能變大1000倍;麵包海星演化成雌雄同體、自我交配繁殖的新物種用了1.6萬年;虹鱂魚在天敵較少的環境中不到8年、繁衍不到30代就演化成了體型更大、產卵數量更少的新品種;藍月蝶不到1年、繁衍10代就能將雄蝶的細菌感染死亡率從99%降低至61%;棘魚隻需3年、繁衍3代就能適應致命的2.5℃低溫水體,盡管這一適應過程伴隨著高達95%的死亡率……”
“您舉的例子有誤導性,畢竟微演化總比宏演化快得多。”W提出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