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疑義:企業是老板投資創辦的,有權支配公司的所有財產,還按月領工資有什麼意義呢?
其意義就在於依法納稅,守法經營。這不僅僅是一種義務,也是一個基本的處世之道。對企業來說,老板按月領工資並依法納稅,有利於企業規範財務管理。公私分明、規範透明的財務管理製度,有利於企業建立現代企業製度。試想如果財務管理混亂,企業要做大做強根本就是一句空話。
長期以來,許多老板認為企業是自己的,公私消費不分現象普遍,因此而影響企業的經營發展現象也較為普遍。如某歐洲服裝鞋帽經銷商到晉江一家民營企業考察,準備與該企業簽訂每年50萬元的供貨合同,但對該企業財務報表上沒有老板工資“無法理解”,隨即停止洽談這筆生意。
在領工資的問題上,多數老板經曆了三個階段:由企業創辦之初的公私不分而不領取任何薪金,再到企業初具規模後為了躲避稅收而有意少領工資,再發展到目前的公私分明,按月領取薪金申報納稅。
現在老板不僅給自己開工資、開高工資,還時興在做廣告時拿自己的工資和所繳個稅做文章。
老板把自己的納稅情況公布於眾,目的是想告訴廣大顧客和生意場上的合作夥伴,他所領導的企業及生產的產品是可信賴的。有實踐表明,老板公布自己的納稅情況是最好的活廣告。某老板為了擴大進一步影響,把刊登在企業內部資料上的工資和個人納稅情況,作為企業的形象廣告,在媒體上公布,並在商務談判時向合作夥伴出示。這一招屢試不爽,為公司贏來了不少訂單,也引來很多同行的仿效。
早些年,先富起來的老板,在公眾場合總愛爭闊鬥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企業老板文化素質的提高,老板逐漸把比拚勁用到了生意場上。如今,不少老板已經把納稅高低作為相互比拚的重要內容。
現代市場發展要求,一個企業要想做強做大,必須要規範財務製度。而對於我國不少企業創辦人和經營者而言,由於法製意識和財務管理水平先天較弱,因此依法經營、規範管理顯得尤其重要。企業老板必須分清哪些是勞動所得,哪些是資本所得;哪些費用屬於經營費用,哪些屬於私人消費。隻有這樣,企業才能建立起嚴格規範的管理製度,才能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也有經濟學家認為,民企老板已成為當地工薪所得個人所得稅的主要納稅群體之一。隨著現代財務製度和稅收征管現代化製度的建立和完善,企業老板消費公私不分的短視行為將會越來越少,“老板”繳納工薪所得個人所得稅的比重會越來越大,而這種繳納個人所得稅調節貧富差距的功能將會變得越來越明顯。有經濟學家認為,老板個稅意識的覺醒,表明我國不少企業正逐步從最初的“草台班子”向現代企業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