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老板的理財哲學:窮則思變的理財哲學(2 / 2)

說到資本家,貧窮者就聯想到那些剝削工人剩餘勞動價值的人,心中自然有種抵觸。實際上,隻要你願意,你也可以當資本家,資本市場是向每一個人開放的,其中也有你的那一份天地。

財智案例之五:不要用運氣為貧窮開脫。

關於資本的故事每個人都聽過不少。比如某個美國老太太,買了一百股可口可樂,壓了幾十年,成了千萬富翁;某位中國老太太,捂了10年深發展原始股,也成了超級富婆。故事的主角都是老太太,偶然的機會,居然一彎腰就撿了一個“金娃娃”。

從理論上講,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的投資都是成功的,但對更多的人而言,卻很難有什麼推廣價值。兩個老太太憑著什麼能夠堅持捂股?不是理智的分析,也不是堅定的信心,而是什麼都不懂,要麼是壓在箱底忘在腦後了,要麼是運氣的因素。貧窮者把很多事情都歸於運氣。因為隻有運氣是最好的借口,可以為自己的貧窮開脫,“運氣不好”是所有失敗者的療傷良藥。

[財智哲學]

在商品經濟時代,人人都會有運氣,不勞而獲不僅是可恥的,而且是不可能的。一個人之所以有權獲得收入,是因為他為社會生產出了產品,社會才給了他的回報。

財智案例之六:教育是最大投資。

學曆隻是一般教育的證明,學校裏學到的隻是一些綜合性的基礎知識,人一輩子都需要重新學習。有一篇報道,江蘇省2003年高學曆(本科及以上)者人均年收入超過11萬元,小學文化程度者隻有3708元,二者相差近30多倍。經濟收入的懸殊,已經造成實際上的高低貴賤,在當今社會,要想過上稍稍像樣一點的生活,就必須有一個高學曆。

學曆要多高才算得上是高學曆呢?10年前能上大學就很了不起了,現在本科已經是基本要求,連碩士也讓人挑肥揀瘦,教育的壓力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嚴峻的。而一個中等城市裏的一般家庭,培養出一個本科畢業生,要花多少錢呢?江蘇省城市調查隊曾經作過一項調查,按2003年教育支出水平計算,有孩子上學的家庭一年需為每個孩子支出6727元,占普通家庭總收入的27.4%。按各學級的費用計算,一點彎路不走,將一個孩子培養到大學畢業共需花費18萬元,這還不包括孩子在家的一切生活費用。設身處地想一想,18萬元對一般收入家庭也不是個小數目,對低收入家庭來說,要解決這項經費,惟一的辦法就隻有省吃儉用。

[財智哲學]

教育是最大的投資,對很多貧窮者來說,他們的命運是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的。因為貧困不是一種罪過,但貧困中的人都不得不承受它的惡果。

財智案例之七:知本向資本靠攏。

有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國王要感謝一個大臣,就讓他提一個條件。大臣說:“我的要求不高,隻要在棋盤的第一個格子裏裝1粒米,第二個格子裏裝2粒,第三個格子裏裝4粒,第四個格子裏裝8粒,以此類推,直到把64個格子裝完。”國王一聽,暗暗發笑,要求太低了,照此辦理。不久,棋盤就裝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車,小車也不行了,糧倉很快告罄。數米的人累昏無數,那格子卻像個無底洞,怎麼也填不滿……國王終於發現他上當了,因為他會變成沒有一粒米的窮者。一個東西哪怕基數很小,一旦以幾何級倍數增長,最後的結果也會很驚人。

貧窮者的發展難,起步難,堅持更難。就那麼幾粒米,你自己都沒了胃口。可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於最後一步。當基數積累到一定的時候,隻需要跳一下格子,你就立地成佛了。這之前的一切都是鋪墊,沒有第一粒米,就沒有後麵的小車大車,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亦是艱難的。但是世界上聰明人很多,有知識的人遍地都是,但真正能發大財的卻少,要把知識變為知本,隻有和資本聯姻才行。

[財智哲學]

富人靠資本生錢,貧窮者靠知本致富。以知本作為資本,赤手空拳打天下,可能是現代貧窮者們最後也最輝煌的夢想。但是一個生活在底層的人,很難有俯瞰的眼光和軒昂的氣度,貧窮者內心最缺乏的其實就是這種自信。

(資料來源:中廣網作者:王致誠)第六章老板要做好內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