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很西湖也很商務(一) (2)(1 / 3)

我跟著這個牛仔女孩走下坡,一落腳,一抬頭,怎麼?怎麼好像從牛仔世界一步踏進了南宋時代?穿越清河坊的牌樓,一眼望去好似一幅清明上河圖。不不,應該叫做:明後清河圖。今天是夏至了,早就是清明後了。長長清河坊街兩邊,是密密層層的店麵幡號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幾次被人踩了鞋。因為街上人太多走不快,因為老街兩邊叫你想看的東西太多你不想走快,所以不是抬腳快走而是拖腳漫步,結果,就踩了我又踩了我。

而我,這天沒來得及吃早餐,踩不踩也已經餓得暈暈乎乎。忽然,定睛一看,前方的幡上,寫著南宋定勝糕。我心中大喜。

相傳北宋時,楊令公出征,百姓攜食物慰勞軍士。軍士說此糕既可就酒,又可果腹,如此美食叫做什麼?百姓說,此乃定勝糕是也。楊家將吃罷定勝糕,果然每戰定勝。

後來宋室南遷,定勝糕傳到臨安(即杭州)。嶽家軍出征,百姓沿途送上定勝糕。

後來又後來,我在上海從小就愛吃定勝糕。前年底在上海寫長篇小說,那22天沒正經吃過飯,唯天天吃定勝糕,小說就勝利地定稿了。今天餓極而巧遇定勝糕,便一下肌在了櫃台上。不是餓飢下,是賴賴地怕別人擠走了我的位置。有顧客說要買一隻定勝糕,正在做糕的師傅指指我身旁的一位男士說你問問他。這男士稍一點頭,師傅就給了顧客一隻定勝糕。我說我要3隻。師傅照例指指我身旁的男士說問問他。那男士隻不說話。我說你是這店的老板?他說不是,他也是來買糕的。因為他要買30隻,所以別人隻能等師傅做完這30隻再買了。我說你\買這麼多?他說帶上海去的。我說上海的喬加柵、城隍廟,定勝糕那麼多,為什麼要在這裏買?他說上海人來杭州很多都來這店買定勝糕帶回去。他是替一位來上海的美籍華人買的。那個美籍上海人每次來都非要吃杭州清河坊的南宋定勝糕。

師傅身上,有南宋傳下的秘方,也有南宋傳下的古風。他給我一塊糕叫我先吃著上街玩,轉一圈再來買他的糕,那時那位美籍上海人要的30塊就做完了。

我無限滋味地吃完了那塊糕,不一會兒就回來了。那小小的櫃台前擠著一堆人。我和師傅已經是老熟人了。我擠上去問:怎麼老是這麼多人?師傅說沒辦法。每天早8點半到到晚9點,隻要一開始做糕就定不下來。我說怎麼這麼多人都曉得這裏呢?師傅說都是帶來的,儂帶伊,伊帶儂。

清河坊街上,有非常杭州的小店,也有非常不杭州的店。一家安吉妮飾品店,一樓店堂所有的空間掛滿了民族飾物,吊在空中的紙燈籠、布燈籠,各種民族特色的燈籠總有兩百多隻。各色燈籠把擁擁擠擠、林林總總的飾物,照得奇幻莫測,好像在西雙版納密林,不知往哪邊看才好。甚至覺得生怕走進去就走不出來了一這麼多神奇的美麗,在抓住你,在引誘你,在逗弄你迷惑你。

又一個兩米見方的亭子裏,一位穿著白族服裝的姑娘吹著聲笛,她身旁的電視機裏,阿黑正在和著她的蘆笙唱阿哥嗬阿妹情意長嗬。這個兩米世界,總是引得不少人想走進阿哥和阿妹的愛情故事。

又一家兩平米小世界,男人坐在櫃台前招徠顧客,女人蹲櫃台下用炒菜鍋在電磁爐上燒豬蹄。一邊是正在燜飯的電飯煲。我笑:你們真會過日腳!(過日子)

告別這種你耕田來我織布的夫和妻諧,就看見一家照相館叫愛情故事,好名字。杭州的特產之一,是愛情。是梁山伯祝英台,是許仙白娘子。清河坊有家保和堂藥鋪。許仙當年是保和堂的夥計,如今是保和堂前的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像。衣袖飄飄,興致勃勃,自然是往斷橋去會白娘子的。隻是老有遊人拉住他的衣袖或是勾住他的肩頭,然後衝著數碼相機燦然一笑,叫他走不得也,真個是急煞小生是也!可是遊客從小,從爺爺輩,從爺爺的爺爺那兒就知道許仙,好容易在保和堂前還真遇到了許仙,誰不想和他數碼一番?

於是許仙跟前展開一場大比拚一三星還是佳能還是索尼還是柯達,—哢嚓。

一位年輕媽媽把兩三歲的小兒子放到許仙跟前,拿起數碼相機對兒子喊:拉拉!把頭抬起來!

拉拉?天線寶寶卡通片裏那個穿黃衣服的寶寶就叫拉拉。那拉拉照完相剛走開,回頭一看,一對情侶依偎到許仙身旁照相了。天線寶寶跌跌撞撞地跑過去,依偎到這對情侶身旁要和他們一起照相。大線媽媽急著叫:拉拉!你怎麼瞎鬧!拉拉一聽以為又是叫他把頭抬起來,就抬起頭來秀出一副照相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