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走進他的工作室,就在他的展示櫃裏看到我的包。我是說,一種做成女式手提包形狀的筆筒。藍底紅襻白扣,那比例那款式無可挑剔。我在上海買了,抱回北京家中,一直放在寫字桌上,寫寫文章看看包,心情就大好。
我說原來這包是你設計的?他說設計者是紐約的時裝設計師和《時尚》雜誌的編輯,現在她們倆一起做創意家居用品,在美國誰不知道她們倆?他是買下了她們的創意設計。
我又逐一看展示櫃裏他的各種創意文具,創意杯盤。日夜嗬護著這些精巧聰靈的創意的,是屋子裏隨處可見的冷卻水管道,過濾水裝置,蒸汽發生機,還有毛毛糙糙的一根根混凝土橫梁。一位男士說,那橫梁叫他想起粗糙硬挺的穿牛仔褲的女人,而且覺得很性感。
這裏本來是運河邊的杭州化纖廠,機器轟鳴。現在,他在闊大寂靜的廠房裏展開他的創意,腦子工廠轟鳴。機器轟鳴的結果,是企業破產。腦子轟鳴的結果,是一年3個億。
創意,激發想象力,激發活力,激發生產力,激發競爭力。市場的競爭已經是創意的大戰。
2003年9月才開始開發產品銷往國外,現在已經提供了1萬多工作崗位。價值最高的是創意產業。他說。他叫杜雨波。
你就叫我波。他說。在美國十幾年後,想回國創業。杭州這個地方,自然環境每天都給我靈感另外,創業氛圍好。鄉鎮企業比比皆是,而且浙江人什麼都願意去試。浙江的高速路又修得好。用一兩小時的路程可以找到巨大的資源。
波,想在杭州找一個不是常規的、標準的辦公大樓,用建築傳遞創意。
2002年,波找到了這個舊廠房。注入時尚的理念,把美國設計庫的中國公司放進這個創意空間。成為杭州的第一家。那裏是49號,於是就叫49號。
波剛回中國,當時不會想到,上海、北京前前後後的也在。
波說,這裏由創意、由都市化的發展、由各級政府的支持,產生了一種新的基因。於是他那49號周圍已經有20多家。昨天浙大和中國美院又有人來,要在這一帶。
他說就這片連省委書記習近平都來過,王國平來過3次。王國平一進來,說舊城改造,就是應該請專業人士來做。否則,有的地方不該裝修的裝修,不該拆除的拆除。
我說,杭州現在整治運河,這些運河邊上的舊廠房會不會動?
波說不會,王書記說了要扶持!打,房價不能提。杭州的冗都在運河邊。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這裏集中了杭州的輕紡、機械、造紙、製藥、搪瓷等工廠。後來多種經濟崛起,國企衰落,此地空餘老廠房。再後來,我看到一本運河沿線景觀帶設計方案。其中有一項:冗文化公園。延續曾經的場地性格,培植今天的創新基因。
新基因之一,是那位在冷卻水管道、蒸汽發生機之間開辦創意產業的青年,大家可以叫他:波。
1913:可愛路線在杭州
她說昨天蔣雯麗抱著孩子來了,運有一個女演員也抱著孩子。
誰?我問。
她一時記不起來了。因為來這裏的明星多,那天容祖兒在樓上要3個包廂。陳凱歌和陳紅也是帶著兒子來的。
她這麼說的時候,聲音平平的,眼睛淡淡的,好像一位資深電影節評委。
或者就是《一千零一夜》裏什麼國家的公主。她的身後、左右都飄拂著垂地紗幔。紫色的,透著神秘。她細高挑的個子上是一張同樣透著東方神秘色彩的痩臉,眉眼細細地挑起,叫我想起美國卡通片《木蘭》,想起舞蹈家金星,想起好萊雞動作明星劉玉玲。她很佩戴著幾件首飾。奪人眼球的是右手腕上四五厘米寬的手錫和低胸衣正中繁花閃爍的飾物。一件綠色短袖外衣,不到1尺長,又鏤空,似有若無地敞著,然而又映綠了紫紗幔裏的空間。
我不知道這家飯店樓上樓下一共有多少空間,紗幔把大大小小的空間時隱時現地私密起來,好像美人半睜開睡眼。每一空間的裝飾,乂是個個不同的色塊的組合。濃鬱的東方的,又帶有西方時尚元素。
放在這裏的每一樣東西都是我自己選的。她說。
把你、放在這裏很合適。我說。
這裏,是知味觀去年開的一家分店,叫味宅,又叫1913。因為知味觀是1913年創建的老字號。這家飯店正門上方,就隻寫著1913,員工的衣袖上方,也都寫著1913。在這裏用上一餐,便不想記也記住了這個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