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創新第六感:創新成就未來(1 / 3)

創新的源泉就是與眾不同

創新的主體是企業,而企業創新的根本是產品創新。企業隻有進行產品創新,不斷地使產品更新換代,用新結構、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開發出一係列“新、奇、特”的產品,才能迅速占領市場。

馳名商標旭日升的隕落值得深思。2001年,旭日升的市場份額高達70%,憑著這樣的出色表現,2002年旭日升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2002年年初,旭日升的市場份額竟然急劇下滑,跌到不足30%,到2002年下半年則開始停止了在全國的大規模鋪貨。

不可否認,旭日升在市場初期是成功的。然而,先發未必能夠長久製人。在隨後的事業擴張、管理失衡的情況下,快了半步的旭日升也逐漸被企業自身的弊病拖住。就在旭日集團疲於應對“內憂”之時,“外患”也緊逼而來。原來,旭日升冰茶的獨家生意很快被對手模仿,巨大成功引來眾多競爭對手的跟風。娃哈哈、康師傅等對該市場覬覦良久的企業,迅速推出冰茶係列產品,要求分一杯羹。隨著數家品牌企業主打“冰紅茶”、“冰綠茶”而成為行業新寵,旭日升創造出來的概念日漸被稀釋、弱化,它也就淪為明日黃花,漸漸走向落寞的境地。

專家認為,“旭日升”的由勝轉衰說明,市場上沒有永遠的霸主,隻有永遠的競爭對手。正是因為旭日升故步自封、沒有繼續開發新產品,導致它最終走向了衰敗。從某種程度上說,打敗旭日升的不是別人,恰恰是它自己。

經理人如何進行創新?需要從四個與眾不同的視角來觀察世界:

創新視角1:挑戰傳統。要成為突破性的創新者,就必須做“唱反調”的人,對公司或行業中深信不疑的成功信條提出質疑,不要盲從領袖企業。

創新視角2:發現潛在的突變趨勢。經理人要能夠發現改變規則的趨勢苗頭,它們通常是重大創新的導火索。

創新視角3:把企業的能力與資產作為要素進行組合。在出色的經理人眼中,企業裏沒有具體的業務單元,而是可以任我自由調用的資源,經理人應該學會不僅僅看自己的組織,還要看外部的技能、技術、資產、品牌等組合的世界,並思考所有這些要素進行聯係的可能。

創新視角4:直接觀察並親身了解客戶未表達的需求。經理人必須發現未解決的問題、未表達的需求,以及市場效率低下的問題,這些能帶來重大的創新機遇。

點睛:需要與眾不同的不止是產品,還有經理人的創新思維。

市場是創新的唯一焦點

很多企業在開展創新工作時,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雖然強調創新,並且也獲得了一些成果,但對於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卻沒有產生明顯效果。產生這種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沒有在事前進行縝密的市場調查,導致創新成果與市場需求脫節,使企業創新工作收效甚微,無法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對於企業來說,創新行為必須基於市場的需求出發,找到市場需求的契機——無論其成果是產品、技術還是製度,都應該是可以在市場上找到需求點。隻有這樣,才能獲得市場的認可,使企業的創新行為得以延續。

著名企業春蘭集團在創新與市場對接方麵,曾有過教訓。20世紀90年代初,春蘭研製出了國內第一台變頻空調,但考慮到當時市場對這種高端產品的需求不大,因而沒有全麵推向市場。實際上,這種高端產品的市場還是不小的,由於春蘭當時沒有全麵推出,以致後來讓其他品牌的變頻空調搶了先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深刻的教訓,春蘭在此後的發展進程中加大了創新與市場對接的力度,並采取了三種對接策略。

一是市場需要什麼就研發什麼。市場需要健康、靜音空調,春蘭就研發具備長效滅菌功能、最靜音的“靜博士”空調;市場需要節能環保空調,春蘭就開發達到國家新能效標準、對環境無汙染的節能環保空調;市場需要小噸位的大載量卡車,春蘭就開發雙橋增壓加強型輕卡,做到了始終與市場發展同步。

二是市場何時需要就何時提供。由於做到了預期研製和技術儲備,因而,市場無論何時需要相關產品,春蘭都能做到及時推出,確保供應。

三是主動引導市場的發展趨向。開發高能動力鎳氫電池,引導汽車、電動機械和工具等產品市場向節能環保方向發展;開發移動式與卡式空調,以及鑲有觸摸屏的水晶彩色麵板豪華和超豪華空調,引導消費者向往時尚和個性化特征的新生活。

廣泛收集市場信息,及時分析、研究消費者提出的各方麵意見和要求,為春蘭科研人員的新產品開發注入了活力,這也是春蘭自主創新體係能夠高效對接市場的根底所在。

正是注重創新與市場的對接,春蘭產品不僅銷往世界120多個國家及地區,而且實現了海外投資與海外貿易同步增長、產品輸出向技術輸出、一般技術向核心技術、國內選才向全球攬才、適應標準向自主標準、價格競爭向品牌競爭的全方位提升。春蘭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158位,2007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17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