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合作第六感:既要敢於競爭,又要善於合作(1 / 3)

建立有效合作關係的原則

有著好的合作基礎和美好願望的合作關係並不一定都能成功。特別是國際戰略聯盟,因為麵臨複雜的形勢,成功的概率更低。建立了合作關係的企業能否實現自己的目標,關鍵在於合作期間雙方的協調工作是否成功。建立有效合作關係應遵循以下原則:

1.確定合適的合作夥伴

合夥人是否合適,關係到合作雙方的生存和發展,出於建立合作關係的目的,目標企業必須具有某種專長才能成為合作夥伴。合夥人的長處或優勢還要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僅僅具有相對的長處或優勢的企業有時都不能算是好的合作夥伴。建立合作關係的目的是通過不同企業的優勢互補和整合而達到“1+1>2”的效果。如果合作各方都不具備優勢或優勢不明顯,甚至具有明顯的弱點,又都想借助於對方發展自己,那麼這樣的合作關係很難逃避失敗的命運。

2.明確合作夥伴之間的關係

一些合作企業不是依靠股權等法律機製來維係的,而是出於合作各方共同的目標而自願結合在一起的。從合作關係建立的一開始,各方的責任、義務、權利等都應當明確地加以界定。經過仔細研究的合作協議可以大大減少所具有的潛在衝突的發生。實踐證明,要減少合作各方之間的矛盾,必須建立一種和諧、融洽、平等的關係。夥伴之間的平等關係不能機械地理解為不管什麼事情都要絕對地50%對50%,但應時刻牢記雙方都必須能從合作中得到好處。如果有一方感到不利或受到損害,那麼合作就會有失敗的可能。

3.合作各方要保持必要的彈性

這裏的彈性是指參與合作的各方都必須隨時能對市場和合夥各方的變化做出反應,特別是在合作建立的初期。麥金西谘詢公司的研究表明,最成功的合作在最初的幾年內變化頻繁而且變化幅度很大。原因很簡單:市場變化,合作的雙方也要變化;對方變化,自身也必須變化。IBM公司與微軟公司曾有過長期聯盟的經曆,但仍失敗了。微軟公司從幾乎一無所有到擁有幾百億美元市值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與IBM公司的聯盟關係。它最初是向IBM公司提供一種IBM個人微機使用的基本軟件,在差不多十年的時間裏,與IBM公司的聯盟關係是微軟公司的生命線。然而,就在開發新一代軟件的問題上雙方出現了分歧,結果使聯盟破裂。雙方都承認在聯盟中要改變經營方向是相當困難的。

4.堅持競爭中的合作

企業不應忘記,建立合作不過是一種手段,最終目的是通過合作或聯盟關係來增強自己的競爭能力,實現自己的經營目標。因此,合作各方彼此平等相互信任是必要的,但絕不是無原則地遷就對方或向對方提供一切。在商業關係中,有時經濟價值和利益會有助於創造相互信任和友誼。

在合作中不應忽略了其中的競爭因素,過於草率地把核心技術和獨特技能讓給了夥伴,其結果是使自己的競爭能力下降。因此,合作應該是競爭性合作。

點睛:經理人在處理戰略合作關係時不能意氣用事,要謹遵原則。

合作風險的應對之策

在與對手的合作中,雙方都想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收益,甚至一些缺乏商業信譽的合作夥伴會把自己的利益完全建立在對對方的傷害上,比如,搶走對方的客戶、盜取對方的核心技術等,這就需要企業管理者能夠精準地對合作風險進行評估,采取恰當的應對之策。

1.評估合作的必要性和價值

企業管理者在與對手建立合作關係之前,要想明白五個方麵的問題:一是判斷對手是否有自己所需要的資源;二是自己為獲得所需要的資源,代價是否過大;三是要考慮有沒有比合作更好的方式,如並購;四是要權衡合作可能為自己帶來的損失,將收益和代價放在一起作綜合比較和權衡;五是企業是否有建立自我保護機製。

2.謹慎選擇合作夥伴

企業對潛在合作夥伴的評價可以基於以下幾個角度:對方的誠信如何;對方的運營模式是否和自己一致;對方是否有自己所需要的資源;對方的合作習慣和特點是怎樣的;能不能達到一致的合作目標;對方在合作期望是否足夠務實。顯然,誠信的企業和自己運營模式一致的企業、擁有自己所需要的資源的企業、合作習慣和特點能夠得到自己認同的企業、能夠達到一致的合作目標的企業、足夠務實的企業,正是能夠容易締結合作關係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