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中國的角度看世界與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世界,視野是完全不同的。企業不能像“井底之蛙”那樣隻看到自己頭頂的一片天空,而隻有跳出去,才能看到外麵廣闊的天地。
“原文”
子獨不聞乎坎井之蛙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歟!出,跳梁乎井幹之上;入,休乎缺之崖;赴水則接掖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趺;還絓蟹與蝌蚪,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襢,坎井之樂,此亦至也!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
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卻。告之海,曰:“夫千裏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澇,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
於是,坎井之蛙聞之,適適然驚,規規然自失也。
(《莊子·秋水》)
“釋文”
一口淺井裏生活著一隻青蛙,它每天都很快樂。一日,淺井的青蛙見到一隻東海大鱉,便興致勃勃地對它說:“我可快樂啦!出來就在井欄邊跳來跳去,進去就在井壁磚縫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著我的兩腋和腮;遊到淺處,泥湯就沒了我的腳。我獨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沒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來看看?”
東海之鱉來到井邊,左腳還沒進去,石膝已經被卡住了。東海之鱉慢慢退了出去,然後對這隻淺井青蛙講述了大海的樣子:“用千裏之遙這樣的字眼兒,不足以說明大海的廣闊;用千仞之高這樣的詞,不足以量盡它的深度。大禹時十年九澇,海水沒顯出增加了多少;商湯時八年七旱,海水也並不見減少多少。永恒的大海啊,不隨時間的長短而改變,也不因為雨量的多少而漲落。這才是住在東海裏最大的快樂啊!”
淺井裏的青蛙聽得目瞪口呆,驚恐不安,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嚐想到還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我們都知道這個“井底之蛙”的故事,它常用來告誡人們不要像“井底之蛙”那樣隻囿於自己的一個圈子,那樣的話,隻能看到自己頭頂的一片天空,而隻有跳出去,才能看到外麵廣闊的天地。
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隧道視野效應”,它說的是:一個人若身處隧道,他看到的就隻是前後非常狹窄的視野。一個人的視野開闊,方能看得高遠,否則腳下的路會越走越窄。
這個“隧道視野效應”是對“井底之蛙”最好的詮釋。將“井底之蛙”的哲理引申到企業管理中來,就要求領導者具有遠見和高度的洞察力。具有遠見,對當前和未來的市場有一種敏銳的洞察力,這是優秀企業家的必備素質。
蘋果公司在20世紀70年代起家後三年之內就進入了世界500強,這是空前絕後的。它當時靠的是最早的個人電腦,叫蘋果II號。它的設計師是技術專家史蒂夫·渥茲尼克,他將機器設計得非常好,但缺乏遠見卓識,認為所設計的電腦一年隻能銷售幾百台。當時的企業家、蘋果公司的另一位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20歲出頭開始創業,後來被裏根總統稱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看法就完全不一樣,他認為蘋果電腦將帶來一個巨大市場,一年可銷售幾十萬台。事實果然如其所料,個人電腦成為一個大產業,蘋果公司三年內進入了世界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