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整體把握,細分市場(1 / 1)

前瞻性的市場細分固然可以使企業取得巨大的銷售額,甚至取得行業領導者的地位,但倘細分一直停留在廣度的、靜態的層次,不深入研究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則前期取得的市場份額必然會被競爭對手所蠶食,從而功虧一簣。彙源果汁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1)獨辟蹊徑,初期告捷

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市場上碳酸飲料橫行,各主要生產廠家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爭奪碳酸飲料的市場份額上。而彙源公司獨具慧眼,開始專注於各種果蔬飲料市場的開發。雖然當時市場上有一些小型公司零星地生產和銷售果汁飲料,但絕大部分由於起點低、規模小而難有前途。彙源果汁作為一家大規模飲料企業,擁有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工藝,根本不是一般小企業所能望其項背的。因此,當彙源的大腳踏入果蔬飲料市場的時候,基本沒有遇到什麼有力的抵抗就輕鬆占據了市場的製高點。

彙源果汁充分滿足了時人對於健康、營養的需求,憑借其大品牌戰略、100%純果汁專業化的生產以及令人眼花繚亂的新產品開發速度,一舉打開了財富的大門。在短短幾年之間,彙源躍入中國飲料工業的十強之列,其銷售收入、利潤率、市場占有率等指標均在行業中占據顯要位置,成為果汁飲料市場當之無愧的領導者。應該說,彙源果汁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廣度市場細分的做法是關鍵因素。

(2)勁敵加入市場爭奪戰,領導位置拱手相讓

彙源果汁憑借廣度的市場細分,取得了果汁市場領導者的位置。然而好景不長,當1999年統一集團涉足橙汁產品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2001年,統一集團僅“鮮橙多”一項產品便創下了10億元的銷售額,並在當年超越了彙源。統一集團的成功吸引了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康師傅、娃哈哈在內的眾多大型飲料企業加入,一時間群雄並起,硝煙彌漫,果汁市場的競爭進入空前激烈的狀態。2002年,彙源在與“鮮橙多”、康師傅的“每日C”、可口可樂的“酷兒”等品牌的競爭中已處於劣勢地位。盡管彙源公司將失利歸咎於“廣告投入不足”和“PET包裝線的缺失”等原因,然在彙源增大廣告投入、花巨資引入PET生產線後,其市場份額仍然在不斷下降。很顯然,問題並不像彙源想的那樣簡單。

(3)病因分析:市場細分靜止僵化

在市場的導入期,由於顧客的需求較為簡單、直接,市場細分可以圍繞著地理分布、人口及經濟因素等廣度範圍展開。此時,品牌的有力競爭者往往還沒有出現,競爭一般局限在產品、質量、價格、渠道等方麵。彙源果汁也正是在這一階段脫穎而出的。但是,這種廣度的市場細分方法隻適合在市場的啟動和成長階段使用,當顧客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和複雜化等特征的時候,市場細分也應由原先的廣度和靜止向深度和動態發展。

以統一“鮮橙多”為例,其通過深度市場細分,選擇了追求健康、個性、美麗的時尚女青年作為目標市場,並依此進行產品設計,賣點更是直指消費者的心理需求:“統一鮮橙多,多喝多漂亮”;可口可樂則專門針對兒童市場推出了果汁飲料“酷兒”,“酷兒”的卡通形象反映了可口可樂品牌運作的一貫水準,同時也俘獲了千萬兒童及年輕家長的心。而彙源對市場的變化“不知不覺”,一直保持自己的動能性訴求,包裝也仍以家庭裝為主,根本沒有界定出具有明顯個性特征的目標群體市場。即使在市場競爭中遭遇“滑鐵盧”之後,彙源推出的500毫升PET瓶裝的“真”係列和卡通造型的瓶裝係列橙汁,也僅僅是對競爭對手包裝的簡單模仿。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彙源果汁市場地位降低的根本原因是其經營出發點、市場細分方法已跟不上市場發展的步伐。彙源是以自身作為經營的出發點,以靜態的和廣度的市場細分來看待和經營果汁市場。而統一和可口可樂公司則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用深度的和動態的市場細分原則來切入市場。可知,同樣是“細分”,在產品的不同生命周期階段卻有著不同的表現和結果。

銷售金言

市場細分是企業戰略營銷的起點,若不進行市場細分,企業的實際經營便會如同盲人摸象,根本無從鎖定自己的目標市場,企業也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當然也就更加無法針對市場開發出獨具特色的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