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連戰首訪大陸內幕(1 / 1)

連戰首訪大陸內幕

連戰提出訪問大陸的想法

2004年8月,在台灣,立法院院長梁肅戎因心髒病發作不幸去世。他的治喪委員會由連戰做主席,我是惟一一個不是國民黨員的治喪委員會委員。

參加追悼會前,我接到台灣前駐美“代表”、台灣“外交部副部長”陳錫藩的電話。他說連戰主席想請我在梁肅戎院長追悼會後半個小時到中央黨部麵談。

追悼會後,連戰派車接我到他的辦公室。一番問候寒暄,連戰說:說到兩岸統一,他希望能去大陸看看,這個想法一直都有,現在希望能付諸實施,請我幫助他和大陸聯係。過一段時間後再請我去一趟詳談訪問計劃。

第二年3月15日,陳錫藩打電話給我說連主席希望我3月18日和他見麵,我知道連戰已經急切打算著手安排訪問了,第二天就動身去台灣。臨行前我還特別和中國駐美大使館負責台灣事務的人員告知,連戰有訪問大陸的想法,並請我聯係。

我到台灣第二天,還是去國民黨中央黨部連戰辦公室。連戰說希望4月底5月初去大陸,因為7月他就離職不再擔任黨主席,所以希望盡早成行。地點打算是北京、西安和上海3處。去北京是和大陸領導見麵;連戰有先人葬在西安,想去看看;而上海因為是大陸經濟中心,希望了解學習,同時,連戰的夫人很想去上海。至於團組規模上,初步設想十多人,包括夫人、兒子、女兒等家眷。

他希望能和胡錦濤主席見麵商討關於兩岸統一進程、加強經貿文化交流教育合作等議題。

連戰特別強調,因為是以國民黨黨主席的身份訪問大陸,所以大陸方麵必須以中國共產黨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義接待。發邀請必須以中共中央領導人的名義,對應的接待負責單位隻能是中共中央台灣事務辦公室,而不是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我說:“其實中央台辦和國台辦基本上就是一家人,一個機構兩個名稱而已。”

連戰嚴肅地說:“就算是一家人,名分也一定要說清楚,不能含糊。”

而且,連戰說他不想按常規做法以台灣居民持台胞證入關進大陸,他說:“我不願意領台胞證,而是以一個中國人而不是台灣人的身份去北京。”

賈慶林的口頭邀請

我當天就給北京台辦的朋友打電話,沒有找到。於是打電話給中國駐美大使館,請他們通過外交部安排去北京與台辦麵談一事。

得到答複後,我從台北直接飛北京。3天後,外交部一位姓高的副司長告訴我第二天下午,台辦會有人來接我去談。

第二天下午3點鍾左右,台辦接我來到他們的辦公樓會議廳。已經有5個人在會議廳等我,是國台辦和中央台辦的副主任孫亞夫及4位局長、處長。我向孫亞夫副主任等人反映了連戰的具體要求事項,看看大陸方麵是否可以滿足。同時,希望請中央台辦負責人給連戰發訪問邀請。連戰本人希望最好能由胡錦濤或曾慶紅等黨中央領導來寫邀請函。孫亞夫認為完全可以按照連戰的要求執行,關於邀請信,請胡主席發邀請程序時間比較長,需要層層上報層層審批,因為連戰訪問比較迫切,不如由賈慶林邀請比較好。由誰寫邀請信並不是主要問題,連戰也沒有特別的硬性要求,於是我請他們以從速為原則,由適當的領導盡快邀請。

孫亞夫問我,如果請了連戰,那連戰和宋楚瑜誰應該先來。其實我知道宋楚瑜想去大陸,實際上他也向我提出幫忙聯絡,我對孫說連先生先來比較合適。我問孫亞夫邀請信的確切發出時間。他說這很難講,有了消息會即時通知。

不久,大使館告訴我,北京已經發出邀請了,是由賈慶林在訪問日本時通過電視講話上口頭提出邀請的。台灣也看到了賈慶林的口頭邀請,打電話問我算不算正式邀請。我說當然算,賈慶林是中共中央台灣問題核心人物之一,在正式場合的公開講話可以算邀請。

台灣得到邀請,正式開始運作。我告訴連戰,邀請已經有了,我的鋪路工作就算完成了,訪問安排具體細節可以派一位國民黨秘書長或副秘書長去大陸詳談即可。

4月底,連戰率50人前往大陸。訪問另外增加了一處南京,前往中山陵拜祭國父孫中山。訪問獲得巨大成功,甚至超出了起初大家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