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資本:錢生錢的奧秘(2)(1 / 3)

可口可樂首席執行官艾華士向他的中國經理們麵授機宜:“你們知道雞蛋的意義嗎?我們正在與雞蛋進行競爭。”他夜逛上海南京路,指著路邊賣茶葉蛋的婦女,“我們得去那兒,向這位女士證明,她賣可口可樂會比賣茶葉蛋更賺錢。”這位執行官每次演講時,都忘不了拿一杯可口可樂放在講台上,雖然不一定喝,其“經營”意識是不言而喻的。早在80年代初,可口可樂悄悄向中國無償捐贈了幾條流水線。90年代,可口可樂“水淹七軍”,中國成為全球可樂消費增長最快的地方。可口可樂在中國擁有幾萬個銷售點,小攤小販們將帶有“可口可樂”標誌的陽傘撐起兜售可口可樂,然而艾華士說,平均每個美國人一年要喝300瓶可口可樂,埃及人是27瓶,中國人才6瓶,太少了!於是,你就不難理解他為何要跟茶葉蛋過不去了。

探索適合自己的贏利模式

贏利,是商業的最高法則。個人也好,企業也好,都想探索一條適合自己的贏利模式,是先占領市場,還是先追求利潤,這是擺在人們麵前的哈姆雷特式的選擇。

一般而言,厚利多銷是最理想的贏利模式,不過,這種贏利模式不會長久存留,薄利多銷和適利適銷是最常用的模式,甚至某些時候賠錢賺吆喝,也是常見的一種營銷現象。

企業的利潤目標可以分為如下類型:

利潤為投資額的一定比例

一切企業或個人對於投資回報,都希望獲得預期的利潤,往往以預期的利潤達到投資額的一定比例,作為適合自己的利潤目標。

采取這類利潤目標應具備如下條件:

1.資本投資行業回報率高,不會出現什麼特別意外情況。

2.資本投資市場平穩,可以控製風險。

利潤以市場平均值為指揮棒

由於競爭激烈,資本收益水平相差無幾,並且隨市場變化上下波動。因此,一些個人或企業靈活機動,根據市場來安排自己的利潤目標。

這種類型的資本投資往往集中在比較飽和的市場中,行業競爭比較激烈。例如,國內家電行業經常打價格戰,許多企業甚至連盈利預算都不敢做了,隻憑市場為指南,隨市場利潤來調整自己利潤目標,不失為明智選擇。

以占領市場為目的

許多企業為了進攻或壟斷某一市場,將利潤目標定在市場占有率的高低上麵,反而將短期利潤置之腦後。這主要是在朝陽產業或實力雄厚的大企業中,在市場壽命周期的成長階段,以保持或提高市場占有率為利潤目標,也是比較切實可行的。

例如新經濟企業中,許多公司免費贈送產品,是經常采用的促銷方式,事實上也是一種盈利模式,隻是比較隱蔽。可口可樂公司,以相當於國產汽水數倍的價格打人中國市場,前幾年僅做形象,中間幾年也是收回成本,最後才考慮贏利,這需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

以在夾縫中生存為主

許多企業和個人為了生存,避免競爭,不惜薄利多銷,或薄利適銷,以能夠在市場中苟延殘喘為活法。這主要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的不得已辦法。其目標十分明確,就是為了生存,度過難關,或沒有出路的唯一選擇。

比如,在經濟蕭條時期,人們利潤模式常常是“人窮誌短”,隻要有利可賺,就不管別的什麼了。這也無可厚非,生存第一,何況商場中,“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也是明智舉措呢?非常時期,商業生存就是至高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