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市場調研和預測後,就要進行投資決策。世界船王包玉剛認為戰略決策上敏銳的眼光,對一個成功的經營者至關重要,是可以稱之為成功秘訣的東西。他說:“航運業實在沒有秘密可言——其中要訣也許隻在投資決策要能準確掌握時機,以及在應付推動世界局勢的複雜環境方麵,要能掌握自如。”
柯達公司與富士公司的競爭,讓柯達的銷售收入下降了4分之1。危機中,柯達被中國選擇幫助重建3個不成功的國有企業,這次投資,一舉讓柯達擺脫陰影,在中國市場上逐鹿贏得了重新輝煌。柯達首席執行官費希爾稱在中國的投資,是“柯達公司25年來最具曆史意義的事件”。
(3)進行跟蹤反饋,注意控製
投資決策做出後,還要隨時進行跟蹤,建立反饋機製,從而控製投資的方方麵麵。市場情況,異常複雜,瞬息萬變,投資前要謹小慎微,投資後更要冷靜觀察,隨時控製風險。或增加投資,或降低投資,都要根據市場反饋情況而行。
一些成功者總結了“時勢移遷”的對策,具體就是依據時勢變化,“人無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賤,人賤我賺”,這是十分實用的投資經驗。聯想集團柳傳誌總裁更是總結為“吃在碗裏的,看在鍋裏的,想著田裏的”,讓聯想每一次投資都找對了方向和目標,並且一直保持強勁的前進趨勢,具有持續發展動力。
2.投資要有管理機製
投資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風險性很大,因而每一過程都要有一定的管理機製,做到準、敏、狠三字。這就是市場調研和預測,準;投資決策,敏;跟蹤反饋機製,狠。這一點,香港首富李嘉誠頗有經驗。在投資時,李嘉誠從不打無準備之戰。他總是作好充分的調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順時而動,並多方經營,力爭不戰則已,戰則必勝。誠如其言,“當我著手進攻的時候,我要確信,有超過百分之一百的能力,換句話,即是本來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儲足二百的力量才去攻,而不是隨便賭一賭。”李嘉誠就是這樣,讓自己作好每一步投資,帶領企業不斷地從勝利走向勝利。
國內外許多公司,已經將投資置於一種管理機製下麵,取得了明顯效果。國外CEO,在投資方麵隻有一半權力,另一半權力在董事會機構手中,以至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國外企業搞不好,往往不是投資問題,而是CEO問題,換一個CEO就行了。
國內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說:“在國內不覺得,走出去才發現,國際上對企業組織結構的創新也有很高的要求。”1999年5月,海爾集團進行內部組織結構的調整,成立董事局,在決策層設立決策委員會,參與重大決策的討論,以保證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簡單而言,即搭建一個平台,讓所有下屬企業在平台上運轉,而董事局可以隨時發現平台上問題,所有的資金都在資金流本部的平台上運作,出現問題可以隨時糾正。
總之,對投資的管理,也是一種投資,確保自己資本減少最多的風險,另一方麵,得到最大的收益。
讓小魚控製大魚
資本經營,在實際生活中非常重要,做得好,可以達到以小撥大,四兩拔千斤的作用。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說:“隻要給我一個支點,就能使地球移動。”國內外不少這方麵資本運作的例子,所謂“空手套白狼”,實際上也就是“讓小魚控製大魚”模式的衍生。
12世紀英國最富有的猶太商人亞倫,靠打工積蓄了一點錢後,獨立做小生意,但在實踐中發現,開錢莊放債利潤更大,便轉於從事放債業務。亞倫在經營商業中,逐步抽出有限的資金及盈利放債給一些急需錢用的經營者和生產者,獲得比單一商品貿易更大的回報。亞倫就是如此鑽別人資本困難的空子,將有限的資本大量投入資本經營中,讓別人替自己打工,他的資本猶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短短幾年時間,成了英國最有錢的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