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產品:市場是一麵鏡子(3)(2 / 2)

所謂“眼球”、是指人們關注產品及其多種信息的持久尺度,也就是一種注意力。我們可以將“眼球”加以量化,這種量化是一筆無形資產,具有無可比擬的價值。誠如搜狐總裁張朝陽所說:“再好的產品,如果不與注意力與矚目性相結合,也創造不了社會價值。”尤其在新經濟時代,以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為特征,產品經營就是把眼球做為貨幣來贏取,從中賺到回報。人們常說“賠本賺吆喝”,其實這吆喝真能賺到“眼球”也就不賠本,反而必將產生收益。網站最開始許多事物都是“免費”,其實大家都明白這種“免費”是為了讓你將來不知不覺中“破費”,這倒是千真萬確的實話實說。

眼球產生經濟效應,其原因如下:

工業文明造成生產產品過剩,導致競爭目標轉移由於生產力大發展,出現“買方時代”,產品大量過剩,導致競爭目標由產品競爭轉到“眼球”競爭。誰想贏利,不僅要生產產品,還要賺到大量“眼球”,否則,生產也是白生產,轉變不了真實的“貨幣”。

信息經濟的到來,導致“眼球”的相對短缺

人們對產品每天都會接受到大量信息,以至“眼花繚亂”,造成信息量過剩失去應有效率。這時,產品真能賺到“眼球”,也就賺到了貨幣。

新經濟的迅速發展,為產品競爭“眼球”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和方式特別是計算機網絡化,全球已經處於電子商務時代,產品可以在網上“虛擬銷售”,誰能抓住顧客的“眼球”,誰就抓住了顧客的購買意向,自然就產生了賺取“貨幣”的機會。在配送和支付手段完善的條件下,人們購物往往就在網上一刹那的“眼球”變化中,眼球就是貨幣,這已經成為人所共識的事情。

可見,農業時代,產品競爭勞動力,即誰生產得多,誰就是勝者。工業時代,產品主要競爭生產工具和科學技術,誰的生產效率高,誰就是贏家。而在信息經濟時代,產品將主要競爭“眼球”,誰的消費注意力越強,誰就會在競爭中成功。例如,一些產品由於廣告力度大,竟然由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主要就是贏得了大量眼球。因為新經濟的特性,一些先知者更容易超速致富,往往一夜之間暴富,說到底就是賺了眼球的緣故。

新經濟要求產品競爭眼球,需要注意以下事實:產品要善於洞察時機,並保持持續的競爭實力由於爭奪眼球會形成競爭,消費者的眼睛會更加雪亮,產品隻有洞察時機,能夠率領潮流,並具有極強競爭力,才不至於在“眼球”中扼殺,甚至出師未捷身先死。

產品要善於標新立異,不斷強化自身優勢地方無論什麼產品,要想脫穎而出,沒有超過對手兩下子是不可能走向成功的。而且,產品一旦走向成功,更要注意不斷強化自己的優勢,以便最大限度地吸引“眼球”,並且讓對手沒有還手的機會。

產品要善於出奇製勝,具有高超的經營水平

在新經濟時代,最重要的資源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力和貨幣等有形資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眼球。全球都在展開爭奪眼球的戰役,誰能吸引更多的眼球,誰就能在市場中成為佼佼者。這就要求產品經營中,要有與眾不同的方式、方法,隻有出招奇、出招狠,才有勝算機會。例如雅虎、亞馬遜免費向網民提供許多服務,雖然很長一段時間賠錢,依然贏得了大量投資者,並且在納斯達克股市中受到過度追捧,以至出現“泡沫”現象。

產品要時刻注意重新洗牌的機會,隻有搶占先機,才能站到製高點上

由於信息經濟和互聯網構成新經濟的兩大特征,產品時代已經過去,“眼球時代”快速到來,一切將越來越以消費者為中心,瞬息萬變的時代真正到來了。特別是發達地方,人們消費意識及喜好等情緒因素主宰市場,產品隻有順應消費潮流,才能無往而不勝。例如台灣宏基信息化電腦,聯想網絡化PC,都在消費市場占盡了先機,從而極大地提升了產品競爭力,成為世界比較叫得響的華人高科技產品。在美國,戴爾公司更是建立了以客戶為中心的“直銷模式”,依靠網絡第一個網上銷售,獲得了超速發展的時機。

總之,在新經濟時代,相對於產品的各個因素而言,沒有什麼是稀缺的資源,一切都是過剩,隻有人們的“眼球”越來越重要,實實在在具有“貨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