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略是策劃的客觀要求
麵對商場中如此紛紜複雜的情況,創業者隻有膽大心細,善於運用謀略,才能駕馭策劃。那些一介武夫、大腦簡單的創業者,必將在沒有硝煙的“商戰”中一敗塗地。策劃風險大小,直接與自己的收益相關。風險大,許多人就會望而卻步,不敢企及,此時的收益才是真正的大收益。但是,由於風險大,如果創業者一味蠻幹,隻會死路一條,必須多謀善斷,趨凶化吉,才會將最大的收益牢牢緊抓住手中。
大策劃者,他們通常是最大的現實主義者,又是最大的“陰謀主義者”,他們了解現實,又不甘現實,通過自己謀略不斷改變一切,爭取和身心投入相等的利益。他們並不是不敢冒險而是懂采取各種措施改變不利因素,從而不讓自己冒險就能保證成功。謀略,不但讓創業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消耗,反而讓創業者一路順風,贏得更多的成功。在暗礁四伏的商海,謀略仿佛夜行的燈塔,讓創業者心知肚明,勇於爭奪製高點,將機遇和“運氣”盡撈身邊,這樣就能在客觀現實中穿越自如,視客觀為挑戰,掌握進攻的主動權。可見,隻有謀略,才能對付現實,從而駕起成功的帆船。
謀略是策劃的特性
荀悅在《資治通鑒》中說:“夫立策決勝之術,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勢,三曰情。形者,言其大體得失之數也;勢者,言其臨時之宜,進退之機也;情者,言其心誌可否之實也。故策同,事等而功殊者,三術不同也。”可見,沒有謀略,相同的策劃也會產生天壤之別的結果,不重視謀略,對創業者來說,無異於是一種自殺。
策劃的定義就是籌劃或謀劃,謀略正是策劃的特性。沒有謀略,一切籌劃或謀劃都與成功無緣,因為其缺少了最重要的催化劑,讓策劃成為不結果實的飾物。在任何一個和對手競爭的場合,勝利總是屬於在思想上、計劃上、以及行動上,即謀略方麵比對手勝出一籌的一方。
謀略即財富
在人類發展的曆史長河中,湧現出眾多的高瞻遠矚、博學多才、足智多謀的謀略家,他們上至國家下至錙銖在眾多的領域,留下了不勝枚舉的策劃經典,成為人類寶貴的財富。他們在當時不僅縱橫捭闔,並且給後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智慧遺產,蘊藏著大量的有價值的精神產品。
策劃家運用自己的超凡智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例如工程浩大的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古埃及金字塔,不僅外形壯觀雄偉,而且巨石之間疊砌的角度、線條等都事先經過周密的策劃計算。中國的孫中山、毛澤東、法國的拿破侖,美國的華盛頓,都以他們在政治和軍事上獨特的策劃思想,給人類曆史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讓後人永遠銘記。
謀略是一種經營
商業策劃謀略是人們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商業投機的實踐活動,其實質是一種經營。企業間相互聯係又相互競爭,為了在競爭中占據有利的地位,求得企業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在現代策劃中出現了公關策劃、廣告策劃、CI策劃以及各種相應的謀略,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發展產生了巨大推動作用。例如,公關策劃謀略主要是圍繞塑造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知名度和美譽度而進行的;廣告策劃謀略主要以創意為中心;CI謀略是通過一係列形象設計,將企業的經營理念、行為規範和視覺識別有序地傳達給社會公眾,並被社會公眾認知、認同和內化。
一切都證明,謀略是一種經營,其宗旨就是將策劃的未來展望通過實際活動轉化成現實,這需要經營者付出大量的智力勞動和智慧活動。展望策劃的實踐和理論的發展,策劃正在日益深入到商業經營的各個方麵,例如店慶策劃、讚助策劃、危機策劃、炒作策劃等等,無不離不開謀略的展開和運營。因而,一些社會組織“智囊團”、“頭腦企業”“點子公司”應運而生,實際充當了“謀士”的角色。
成為策劃高手
意大利社會學家巴瑞多,將世界上所有的人分成兩種類型,一種叫“投機者”,一種叫“循規蹈矩者”。策劃者就是投機者,他們充滿激情地創造世界,在這種創造的同時,他們成為策劃高手,創造了自身的能力、財富與流傳千古的佳作,為國家、民族做出常人難以企及的貢獻。
創業者並不需要將策劃看得神秘至極,其實隻要善於開發頭腦中的創意,並將創意付諸實現,讓世界發生改變,哪怕隻有那麼一點,同樣就會成為創造奇跡的策劃高手。被稱為策劃之神的美國百貨業巨子約翰·華那卡總結出如下成功策劃方程式:成功的策劃=他人的頭腦+他人的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