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管理:一切都是生產力(1)(1 / 3)

管理代表了一種社會理性化意識,最重要目標是將各種個體行為融入合理的團隊行為中。對創業者而言,管理是為了調動各種內部力量,擰成一股合力。經營者通過統一管理,讓自己立足,與對手抗衡,贏得生存和發展的一切空間。經營者諳熟這個道理,往往可以駕馭各種利害關係,摸索出一套適合自我的經營模式,從而讓自己與企業在每一個環節中滲透集體力量,以至在競爭中無往不勝。

協調的藝術

經營是一種職能性管理,講求規則、製度,自上而下,責任明確,邊界明顯。經營需要上下協調,特別內部要有一定的組織觀念。經營者須有協調和領導能力,將各種關係妥善安排。協調是一種藝術,能將各種行為融入一個目標中,實現最大效益。

協調新老經營成員、空降部隊與地麵部隊的矛盾企業總有新生派和元老派,一部分元老當初流過汗、出過力,可跟不上形勢,但他們職高權重,這情況比較可怕。最好的辦法是:不拋棄元老,但絕不遷就他們;給他們榮譽、待遇,在權力上要進行剝奪;新的領域多用新人,讓元老守攤,並給有發展的元老“充電”:企業要發展,必須擴展新領域,這就需要招聘“空降部隊”。然而,空降部隊總與地麵部隊產生矛盾,這要讓地麵部隊和空降部隊擁有較好的溝通方式,重建企業有機的價值體係。這個過程中有時最大的挑戰是二者的認同和理解、建立必要的對話體製。

協調戰略目標與戰術方法的有機配合

經營戰略目標與戰術方法緊密聯係,缺一不可,從不少成敗案例發現了一個可怕的現象:80%的經營戰略目標與戰術方法嚴重脫節,隻有極少數經營將這兩方麵很好地統一起來,這些經營往往是成功的經營。經營的戰略目標與戰術方法都是成功的重要資源,哪一方麵都不能有失偏頗,否則,就會導致老虎吃天,無從下口或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危險局麵。

沒有戰略,經營就會失去進步方向,難以有凝聚力和集中力。同樣,缺乏戰術,經營沒有成功的方法,對許多前進中的難題感到無從下手。國外企業的戰略是非常清楚的,他們在戰術上往往落實在每一個具體的細節上,比如各個問題都有一套詳細的解決方案,這保障了企業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極強的經營競爭力。經營的生命力強或弱,歸根結底被戰略和戰術的狀態左右,特別是二者之間相互協調,這保證了一切環節順利進行。

協調獎勵與懲罰的關係

獎懲是管理發展的強大支撐,是管理得以保證實現的重要手段。獎勵與懲罰,是建立在各種權利和義務上的平衡。在經營中擁有絕對權威性獎懲保證的是責任的到位,其背後是利益問題,直接關係經營成功與否。麵對現實,獎勵可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懲罰則抑製員工的惰性,這二者的有機結合讓經營在正常的軌道進行良好運營。製席一旦確立後,就要按差別進行不同的獎懲,讓個體利益在集體利益實現的基礎上得以實現。

獎懲不能用情感因素衝淡,因為它們保證的是責任的到位,是要用金錢來計算的。麵對競爭,人們將沒有情麵可講。我們一方麵反對“過失導致消失”的觀點,鼓勵創新;另一方麵,又反對沒有組織觀念的行為,即加強紀律方麵的建設。獎懲要與員工的切身利益相關,並給員工講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獎勵,人人樂於做;懲罰,人人苦於行,這實際上是一種誤區,必須兩手都要硬。

協調經營過程中各種利益組合

經營本身就是追逐利益的一種行為,其過程由各種各樣的利益組合而成,需要協調各種矛盾和衝突。在經營中,由於人們在創造、位置上的不同,所發揮的作用也會不同,必須調整簡單的“平等觀”。人們之間利益上有差距,但體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和公平。經營者應該給員工以具體的利益目標,將工作任務和收入掛釣,並保證員工獲得利益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使員工感到安全並對目標產生向心力。

在人類的本能中,潛藏著各式各樣的欲望,這讓經營過程中各方麵利益間存在一定複雜性。當然,這是工作的動力,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對權力、支配、占有、表現的利益追求。經營者要學會控製這種本能,誘導其向良性態勢發展。精明的經營者會給員工一定的利益目標,並提供一定寬鬆的發展條件,讓員工大膽去追求和爭取。創業者要正視員工天性,抑製不良發展,在實現集體,部門和個人利益上多作一番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