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管理:一切都是生產力(3)(1 / 2)

人的一生仿佛是一場競賽,誰存在一定的壓力,誰就會跑在別人前麵。創業經營也莫不如此,創業者和員工要敢於挑戰一切,天長日久,積少成多,自然而然就跑到了別人前麵。人的生命及其精力都有盡頭,必須全神貫注並保持一致,才有可能完成卓越自我的過程。管理就是強迫人們拋棄懈怠,人一旦鬆懈,一切外在的條件都變得無濟於事。創業者白手起家時,由於缺乏創業的條件,自然格外努力,生怕一不小心沒有出頭日子。為了創業成功,企業管理要形成存在一定壓力的環境,讓創業者和員工挑戰和應對困難,建立起來的基礎就一定比較紮實。

創業者的成功,往往是建立在與困難進行不屈不撓鬥爭的基礎之上的,每一次挑戰困難成功的經曆,都讓經營更加前進一步。沒有壓力的環境,往往不太容易激發向上誌氣,碌碌無為,終究可能一事無成。一個成功創業者,常常是最善於吃苦的人,其企業更是敢於挑戰一切。唯有這種挑戰一切的精神,才讓企業披荊斬棘,所向披靡。

讓一切產生附加值

管理說到底是通過建立人為秩序,組織生產,規範行為,從而提高效益,降低成本,讓企業正常運轉實現終極價值目標。管理是一種理性行為,讓企業各個方麵體現自身價值,完成最佳盈利目標。管理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需要,是讓企業在優化中生存和發展。

超出一般願望

管理沒有什麼深奧玄虛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理想狀態。一般來說,上至創業者,下至普通員工,都會對管理存在某種程度的向往,而且創業者隻有對員工某方麵進行滿足才能讓這種向往一致。此時,創業者隻有別出心裁與員工進行良好溝通,最大限度地將管理觀念滲透進企業內部,才會獲得期待效果。

管理的價值並不是一句空洞的話,需要管理者對管理進行百倍的把握和實踐,你隻有最大程度地影響別人,才能讓自己的目標超乎尋常地完成。這種程度,不一定是金錢或時間,往往是一個好的觀念,好的理念,或者一個好的方法,好的行動。請記住,對自己任何更嚴格的要求,都會有最好的回報。

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

對員工培養管理意識,不僅可以讓創業者取得一定的權威地位,更有助於企業內部各司其職,認可各自工作的分工。對創業者來說,不承認管理的作用,就無法讓企業具有最大的追逐利潤的能力。員工如果沒有管理這根韁繩,常常陷入野性狀態中,讓企業在高成本和無序狀態中喪失生命力。企業的生存隻有依靠自己低於社會平均勞動的付出來實現,管理就是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讓企業內部通過市場機製尋找各自損失最小化的合理安排,自覺實現最低成本。

企業是一個由人組成的集體,管理就是對所有人員進行管理。從根本上講,這種管理的出發點就是為了提高企業整體戰鬥力和競爭力,也就是提高企業內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這就要求管理者將各種矛盾消化在良性循環狀態。許多事情,並不是你做不到,常常是想不到或者想到一部分,沒有全局的意識。

降低成本

現代管理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天外來客,而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作為後盾的。我們常常看到,一個企業由於管理成本過高而讓企業土崩瓦解,員工在希望中收獲失望的苦果。一些創業者甚至抱怨說:“別聽那些管理專家的胡說八道,他們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確實,一些虛擬理論讓企業付出的代價太昂貴了,企業隻有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才能讓管理實現本來的宗旨。

管理追求的效益目的,要求管理與效率、利潤乃至時間緊密相關,管理必須有效,可以簡化一切不必要的形式,可以打破一切不必要的條條框框。創業者是為了利潤而去管理,並非別的目的。管理強調時間觀念,不能將繁雜的製度視為管理,因為繁雜的製度帶來的是必然的低效率。我們不要認為越複雜的東西就越科學,沒有成本觀念的管理是無效的管理。

珍惜開支

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每一份開支都與自己的實力相關。花每一分錢,都為的是帶來更多的收益,這是企業生存的基石。在現代激烈的商業競爭中,沒有實力,就失去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加強管理,從一定意義上講,特別要注意開源節流,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大企業在一夜之間突然倒坍,其失敗根源就在於不珍惜每一分錢。對企業而言,雄心勃勃過分了,就變成了無度擴張;鋪張浪費過分了,就變成了瘋狂奢侈。這種企業以及創業者,不失敗是不正常的。

企業任何時候都要注意積累,實力是靠拚搏和節省保存下來的,在這方麵隨意浪費,就是對自己生命的踐踏。一時的成功,絕對不是永遠的成功,大手大腳和盲目風光隻會埋下最終的隱患。企業每一分錢都是很不容易賺下來的,而且商業本身就是投資作為天職,對任何支出都應該考慮一下回報。畢竟,浪費就意味著實力的付出,讓自己在競爭中失去了把握自身的真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