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過隱居生活的李千蘭回到宮中之後僅僅是同張宇一起相處了一些時間,就向張海提出了在新華書局那裏常駐查閱一些資料的請求。同軍事上的很多事情一樣,因為強力有力的成績和發展帶來的政治自信外加上這個時代並不存在現代意義上有意義的潛在敵對國家,新朝在政務上並沒有太多所謂的“機密”。除了部分內情與事情之外,二十多年來李千蘭及其他女孩們處理過的很多奏報信息除了保存在西院內庫,在新華書局那裏也有很多。
“我聽說你們最近在編寫一部著作?”張海當然也了解這幾年來李千蘭所忙碌的一些事情就問道。
“新朝十三年隱居起來的時候就一直在做這件事了。我們這些姐妹們最寶貴的財富實際上就是把這些處理政務的經驗總結出一門能夠為後人所借鑒的學科。這也是聖主的啟迪,沒有聖主的啟迪,我們可能同那前朝尋常的苦命女子沒有什麼不同,也沒有機會了解這些概念了。”李千蘭有些欣慰的說道。
張海並沒有細看李千蘭等人這些年來忙碌的那本著作,不知道這本著作有沒有什麼新的東西,隻是猜測可能是類似於後世厚黑學成功學一類的東西,就有些無奈的歎道:“知易行難。如果有一個君主是那麼好當,天下又是那麼好掌控的話,曆朝曆代的那些君王又有誰不願意成為千古明君?然而很多事情天性使然,不是同過書中的學習就能了解到的...”
李千蘭向來是個敢於直言的女孩兒,這時當年也沒有什麼好忌諱的了,笑道:“要是這樣講,那恕我直言:聖主從性格上說,不但與梟雄之輩相去甚遠。恐怕就是連天啟那樣的守成之君也有所不如。人家在帝師的教導下學習帝王學的時候,聖主還在每日的忙碌著教導弟子的事情,甚至還不能丟下武藝。可是為何那些心機深沉經驗豐富的梟雄們開創的王朝卻遠遠比不了我們的新朝,建立的軍隊也與我們新軍主力部隊相去甚遠?”
張海思索片刻後回答道:“那原因當然多了,首先當然是天帝賜予我的先知優勢。如果不是靠預料到後金起事在鄉裏建立必要的威望;不是靠奪取天下後順天府的天罰建立前所未有的權威,沒有我從天帝那裏了解的眾多知識還有自己擁有的天賦,我真的是很難想象我們的隊伍會變得怎樣。在過去,即便是我擁有那麼大的優勢都不是沒有人離開我們而去。其次,當然就是從眾核心弟子到當年你們這些女孩對於我們事業的支持;乃至父母還有香兒等對我們事業的支持。這些條件缺一不可,如果缺了一項,我們的事業當然可能就要遇到巨大的苦難。。。”
張海在描述這些的時候,李千蘭卻並不感冒:“這些優勢的確是曆史上的梟雄們很難具備的,可這些卻依然不是我們取得如此高成就的最為關鍵因素。一般的勢力如果僅僅擁有那些優勢,可以做到如同前明太祖一樣的功績,但是在當今的時代征服包括泰西在內的真正天下、實現社會領域如此的巨變和進步卻是癡人說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