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社會化媒體平台本質(1 / 3)

2010年11月,在線資產交易市場SecondMarket的一份報告顯示,該市場對Facebook的估值是410億美元。而互聯網行業的其他三位巨頭的市值分別如下:eBay的市值是393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大的在線零售商之一;穀歌目前的市值為1860億美元;雅虎的市值為210億美元。可見,社會化網絡的發展最直接的價值就是創造了互聯網企業本身的價值。

但是對於更廣大的互聯網用戶來說,我們更關心的可能並不是企業本身的價值,而是這些社會化網絡的普及能為我們搭建一個怎樣的平台,我們又能在這個平台之上獲取怎樣的收益。而這一點,無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來說都有其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也正是這些需求的存在,才真正保證了社會化網絡真正持久、強勁的繁榮。我們所需要去認真思考的,正是在這個社會化網絡之內,如何創造各種不同的價值。

最近《哈佛商業評論》針對2000多家企業做了社會化媒體應用方麵的調研。話題主要涉及:企業使用社會化媒體的反饋,如何看待社會化媒體營銷的表現和評估;是不是將社會化媒體營銷整合到整個企業的戰略中去,社會化媒體的投入和財務預算的問題。最終形成報告命名:“The New Conversation:Taking Social Media from Talk to Action”。名字很有趣,從討論social media到展開行動。從中我們看出許多企業依然處在對社會化媒體的摸索階段,離成熟還有一段路要走。筆者認為中國的情況,更是處於最初的起步階段。

報告中幾點有趣的發現是:

參與調研的75%企業竟不知道最有價值用戶在哪裏;

使用社會化媒體分析工具(social media analytics tools)的還不足1/4;

僅有7%的企業將社會化媒體與其他的營銷活動進行整合,從戰略和持續運營的角度應用社會化媒體。其中有些企業開始嚐試將社會化媒體與CRM、商業智能係統結合;社會化媒體與線下促銷、電視廣告等結合;

31%的受訪企業對社會化媒體的效果監測、評估不充分;

參與調研的12%企業表示他們現在可以遊刃有餘地使用社會化媒體。

從筆者觀察的角度來看,企業都是在用較小的預算來做嚐試,並沒有非常具體的目標。目標都是從泛化的角度來闡述。更大的預算需要回報支撐投入如其他公司成功的案例,或者之前較小投入帶來的效果。在社會化媒體應用的產業鏈上的人會以減少風險為第一出發點,較多優秀的案例都是在束縛的基礎上做一定的創新帶來的。

從社會化媒體的態度來看,大多數企業都表達了積極的一麵:69%的受訪企業都選擇了“the use of social media by our organization will grow signifcantly over the next few years”這項,認可社會化媒體未來會給企業帶來的衝擊。

報告中還顯示:參與調查的2000多家企業,每個企業平均參與3個社會化媒體的平台(On average organizations are using 3 different social media channels)。其中基本的組合是社交網絡和博客,外加視頻(多媒體平台)或者微博平台。

同樣有趣的是:有1/4的企業表示他們並沒有使用社會化媒體而且並不打算使用這些平台。不使用社會化媒體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涉及多個方麵。所有企業都參與進來,社會化媒體營銷又將會是一片紅海。

在企業中哪個部門對社會化媒體的戰略負責?如筆者之前的文章描述的一樣,常規來說是市場部門、公關關係部門。在這份報告中得到相關數據支撐,其中市場部以69%高居負責社會化媒體部門的,類似IT技術部門、銷售、客戶服務等部門也有相當的比例。其實我們從這個數據中也可以解讀出高層對社會化媒體的認識,和中國不少企業的情況雷同,讓IT部門負責社會化媒體,他們可以開發SNS社區、BBS,但是對於營銷,對社會化媒體應該一竅不通。

我們一般可以通過很簡單的方式將成千上萬的社會化網絡應用分為十幾個大類,如博客、論壇、微博、視頻分享、圖片分享、團購、社交網站、RSS、知識平台、播客、搜索引擎、生產力應用等服務。而正如我們所見的一樣,目前廣為大眾所關注的依然是以社交網站、微博、視頻分享網站為主。那麼,在這幾種分類應用上的營銷模式都尚未清晰的前提下,我們自然無法提出社會化網絡內的整體營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