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站點就像一個公共數據庫,人們可以在上麵添加內容,或對現有的內容進行修訂和增補。最著名的維基站點是維基百科,像一本在線的百科全書,僅英文資料就超過150萬篇文章。國內維基百科也有百度百科、互動百科、和訊百科、搜搜百科等,百度知道、新浪愛問、雅虎知識堂等也應該屬於此種分類。
維基百科的繁榮源於互聯網虛擬的本質。盡管互聯網上存在著海量的信息,但是由於這種虛擬性,網民很難從中判定哪些言論、信息是最準確的、真實的、第一手的。因為我們無法像現實社會裏一樣,遇到一些問題,可以去搬來權威的《現代漢語詞典》、《婚姻法》、《證券法》、《公司法》等來查詢出處、證據、條款、案例,而且同時,互聯網上又缺乏一個信息、輿論的有效監管機製,讓網民無從查證。
因此,維基百科其實可以說是一種在少數服從多數的從眾心理下產生的社會化網絡應用。盡管目前維基百科在學術界被引用和接受程度已經高於任何其他傳統百科全書,但是其創始人吉米·威爾士也坦承:“盡管維基百科內容不錯,但還沒有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隻是維基百科一直在努力提高內容質量。”
Wiki一詞來源於夏威夷語的“wee kee wee kee”,原本是“快點快點”的意思,在這裏WikiWiki指一種超文本係統。這種超文本係統支持麵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我們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而且創建、更改、發布的代價遠比HTML文本要小。與其他超文本係統相比,Wiki有具使用方便及開放的特點,所以Wiki係統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社群內共享某領域的知識。
正是這種普通用戶可以參與創建、編輯詞條的特性,讓維基類的社會化媒體可以作為一個營銷平台來使用。如前所述,很多企業可以在維基百科、百度百科之類的頁麵中創建一些自己企業、個人的詞條來達到一種增強曝光度、提升用戶信心的效果,當然還有很多營銷者在頁麵的編排中設置恰當的關鍵字、鏈接,對SEO的效果也有相當大的輔助作用。
但是也恰恰是這種用戶可自己編輯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的形象增加了風險,為公關增加了難度。因為在企業自身創建詞條、編輯詞條的同時,會有眾多的網友監督著這些詞條的內容,一旦發現詞條中出現虛假信息,他們就很可能向官方舉報或者直接動手修改。因此企業在維基類的應用中作假的難度及風險很大。
但是恰恰相反,無論是對於企業還是個人來說,由於各種競爭、利益關係的糾結,總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會創建一些完全捏造的虛假信息,或者惡意篡改其他人的真實信息,從而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如果此時企業或者個人自身從不關注這類應用中企業信息的話,很可能就放任這些謠言四處傳播而自己卻一無所知,後果自然是相當可怕的。
因此,一方麵來說維基類應用可能是企業進行企業品牌、理念、產品、概念推廣的一個渠道,另一方麵也應當是企業公關中應當嚴密關注的一個領域。尤其是在一些類似百度貼吧、百度知道、新浪愛問之類的平台上,由於內容的增添不需要任何的審核程序,因而輿論的掌控更非企業本身能力所能完全覆蓋。因此隻能保持時刻嚴密的關注,一旦有用戶涉及一些敏感話題,可能引起負麵的應答的時候,企業自身最好能第一時間出來解釋清楚,避免事件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