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生的就業路
熱點話題
作者:盧晨穎
現今的就業形勢讓許多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感歎:畢業即麵臨失業。那麼對於技校生來說,他們的畢業前景又如何呢?筆者聯係到一位早年畢業於福建技師學院機械專業的邱利智先生與即將畢業的在校生劉明鐸同學,讓他們和我們談談畢業的那些事。
老校友經驗分享
“另類”的選擇
人生路上總是麵臨著許多選擇,高考後的去向便是人生的重要選擇之一。
高中畢業後,由於高考失利,邱利智並沒有考上大學或是大專。家人們希望他能夠複讀一年,爭取考出一個好成績。但是他果敢地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到技校學習。邱先生是1995年參加高考的,對於那個時代來說,高等教育還未像現在那麼普及,高中畢業的人也屬於少數,父母覺得高中畢業後去讀技校不值得,畢竟在那個年代,高中畢業後不上大學(大專)選擇讀技校的是比較另類的。但是他和父母心平氣和地分析了當時的就業形勢,他說當時心裏是這麼想的:“再花費一年的時間去複讀也許還是沒有考上,還不如到技校學一門技術,以後畢業了不怕沒工作。”
就這樣他做了“另類”的選擇。高中時他是文科班畢業的,然而在報技校專業的時候他選擇了機械專業。剛到學校他曾後悔過,覺得自己的這個選擇可能是“錯誤”的,於是有了落差,讓他一度想要放棄。但是技校的老師和同學給他的幫助與陪伴讓他堅持了下來。他說:“在這裏學習的三年,老師同學對我都很好,我們班的學習氛圍也很好,幾乎班上的每一個人都拿了獎學金。在這裏學習的不僅是技術,還有為人處世與個人素質,我相信從技校裏走出去的學生不比大學生差。”在校時,他積極地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社會活動,並且沒有放棄自己曾經最拿手的寫作,他覺得這是對他幫助最大的,與外界的接觸與交流為他後來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小螺帽”也能大放異彩
他說:“在技校的這三年,讓我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學生蛻變為能夠靈活應對工作職場的社會人。”
技校畢業後,學校推薦了一份工作,到一家電子配備公司的車間做車間工人。憑借學校裏學習來的知識,他很快就上手了,一點都不比在車間工作好多年的老師傅差。相比較之下,他還有許多優勢和潛能,技校裏專業的實驗課給他的動手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理論課程也使得他對機械加工原理更加熟識,而且工作時學校還不斷地對他進行情況跟蹤。“老師有付出,學生有收獲”,在車間工作沒多久,“小螺帽”便煥發出了他的異彩。公司老板對他十分賞識,慢慢地將他調到了管理崗位。
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一直堅持到現在的工作。他把這個行業當成了自己的事業,從社會麵到自己崗位這個點,不斷地完善自己,堅守在這個崗位上。對他來說,既然沒有更快捷的方式,那麼就腳踏實地、一步一步打基礎。這份工作也給他的創業賺來了第一桶金。在不斷積累的經驗中,他在自己崗位工作的同時,還創建了自己的公司,在這個行業中爭取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理清自己的擇業觀念
在選擇工作的時候,你是選擇一個企業的名字,還是選擇一個崗位?
“一家大型企業,名字很響亮,說出去大家都知道,但是你在裏麵做一名基層的普工,想要脫穎而出得到晉升機會,相對而言是比較困難的;而你選擇一家中小型企業,在相同的時間裏,基數較小,晉升的空間也更大了。”他這麼說道。現在很多年輕人在擇業時往往都看重的是企業的品牌,覺得進了大企業更加光鮮,而他的擇業觀不這麼認為,對於現在的就業形勢來說,大企業晉升慢,而小微企業更有發展空間。在小公司裏上班,自己的老板經常會下車間檢驗查看、了解情況,隻要自己每天都用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總會得到老板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