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創業扶持政策 壯大創業新生力量
探討與實踐
作者:餘翔鑫
一、前言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創業工作,黨中央和國務院工作報告、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文件以及人社部文件中多次提出扶持創業。按部署,福建省製定了一係列扶持大學生創業政策,在全省開展大學生創業扶持。2012~2013年,福建省各級財政投入6823.1萬元用於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2014年,福建省省級扶持60個項目啟動資金290萬元;寧德市市級扶持39個項目啟動資金186萬元;寧德市縣(市)級也都扶持了一批項目的啟動資金。
二、大學畢業生創業的難點
1.項目選擇難。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的新常態下,創業項目的選擇尤其難。項目的選擇是創業能否成功的關鍵,不僅要考慮項目產品的市場競爭、市場前景、經濟效益,還要結合大學生自身的情況進行選擇。大學生剛走出校門,資金、經驗、人脈的積累都較為薄弱,項目選擇集中在門檻低、競爭激烈的項目上,這對創業成功影響很大。
2.決定創業難。傳統大學教育以就業教育為主,創業能力與創業意識培養薄弱。社會觀念也普遍認為大學生出路為就業。創業的風險也增加了決定創業的難度。寧德市的大學生創業典型林恩輝、許賢芝、虞文斌在創業交流時均表示決定創業時周圍人的驚訝以及父母的反對。突破這些阻力決定創業,要求大學生具有相當強的創業決心及創業能力。
3.資金籌措難。選擇好項目決定創業後,首先要解決的是資金問題。場地、人員、設備等各項創業所需都要資金。大學生的創業資金來源途徑不多,本人積累很難滿足要求,父母提供、親朋好友或銀行借貸為主要來源。社會環境對大學生創業支持的薄弱是資金籌措難的重要原因。
4.市場開拓難。現階段我們所處市場經濟環境為買方市場,供給過剩,消費不振,市場開拓是所有創業者麵臨的驗題。產品質量、服務、銷售渠道、利潤、機遇等開拓市場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能否適應市場需求或創造產品引領市場需求對大學生創業者能力是很大的挑戰。
5.風險防控難。創業的風險是多方麵,在政策、技術開發、經營管理、市場開拓、生產、財務、人員等方麵均存在。要預防風險,就要對風險點有應對措施,經營情況的多變使得應對措施很容易出現漏洞。大學生創業者在風險防控方麵要學習的內容是很多的。
三、大學生創業扶持的
主要做法和措施
1.啟動資金扶持。根據創業項目的規模、科技含量、市場前景、經濟與社會效益等,經評審,可獲得省級3萬~10萬元的啟動資金扶持。省級以下啟動資金扶持標準各地標準不一,如:福州、寧德等市標準為3萬~10萬元,龍岩市標準為1萬~5萬元,有的地方沒有該項扶持措施。
2.經營場所扶持。全省各地建立不少大學生創業園、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限定時間內免費提供給大學生一定麵積的辦公場所用於創業,在大學生創業園、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外租賃場地創業的,由納稅所在地財政給予場租補貼。
3.一次性開業補貼。正常納稅經營6個月以上的項目,由納稅所在地給予一次性開業補貼。具體標準各地不一:寧德市補貼標準為2000元~5000元,龍岩市補貼標準為不超過其自主創業注冊資本總額的20%且最高限額每戶不超過1萬元。
4.小額貼息貸款。自主創業大學生可向創業所在地申請貼息擔保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10萬元,合夥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額度可提高。寧德市的大學生創業貸款額度最高達30萬元。
5.工商注冊優惠。工商注冊方麵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措施有:放寬注冊資金要求、放寬經營場條件、減免工商事業性收費等方麵。
6.稅收減免。按照創業項目經營內容區分,稅收項目及稅收額有一定的減免。
除了這些措施外,還有創業培訓、辦理人事代理、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創業帶動就業獎勵、YBC項目、申請專利項目資助等扶持措施。
四、大學生創業扶持中
存在的問題
1.省、市、縣扶持政策協調問題。目前,省、市、縣三級分別製定扶持政策措施,一些扶持措施存在協調問題。例如:可扶持的大學生畢業年度範圍差異問題,有的地方設定戶籍限製問題,有些地方扶持政策缺乏實施細則沒有實際執行問題,有的扶持政策執行障礙多、程序繁瑣問題等。這些問題使得扶持政策變得複雜,不利用於大學生理解、掌握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