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將快樂學習態度進行到基礎會計中(2 / 2)

1.引入實驗

《基礎會計》的會計恒等式這一節內容的教學,如果按部就班照書講的話,學生會聽得糊裏糊塗,效果不佳。在這一節的教學中學用實驗法,先準備一個天平和若幹個相同重量的砝碼演示一個實驗。分四個步驟:一是天平兩邊不加砝碼,看是否平衡;二是天平的兩邊各加上一個砝碼,觀察其是否平衡;三是天平兩邊各再加上一個砝碼,又是否平衡;四是在天平的一邊加上一個新的砝碼,同時拿出一個舊的砝碼,看是否平衡。根據這四種情況觀察天平兩邊是否平衡,實驗結果一目了然。通過實驗,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從這個實驗能夠得到什麼啟示呢?天平一邊一增一減相同重量的砝碼,互相抵消,不影響兩邊平衡;天平兩邊同增同減相同重量的砝碼,兩邊還是平衡的,隻不過重量發送變化。進而得出會計平衡公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原理……通過這種生動具體的學習情境,把枯燥的理論演變成簡單的天平實驗,達到學習的效果。

2.采用形象化的語言以及情境設置

在《基礎會計》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會計的內在特點,用自擬的形象化語言,對每個知識點進行描述,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生動而倍感親切,比如在講課中“在途物資”與“原材料”的區別,假設公司采購了一些貨物,如果還在運輸途中,尚未到達倉庫,便是“在途物資”,等運到公司倉庫中,才是“原材料”,學生聽明白會意點頭。在講固定資產這個概念中,其中一句是“在使用過程中是有形的物質”,在講解時比如汽車我們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還有樓房大家還可以住在裏麵,更是看得見的固定資產。

如講解分析供應、生產、銷售三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積極思考,通過提些問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我是這樣設計的,問學生,企業有了第一筆銀行存款,接下來應該如何操作呢?有些學生通過思考自然會說用銀行存款去買材料。可以接著問,買了材料後怎麼操作呢?學生自然而然被帶入買了材料去生產,生產完入庫後可以拿出去銷售。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適當的引導,學生自然的回答,引發他們對課程的熱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3.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設備

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設備為《基礎會計》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自製課件等計算機教學對教學資料進行處理,把教材上的內容更直觀更形象地呈現給同學們,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新鮮感和好奇感,也可以有助於分析重點難點,便於學生進行分析。比如教材中“錯賬更正方法”,如果采用傳統的黑板教學,顯得費時和費力,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利用多媒體自製課件,讓學生掌握起來更為直觀形象,而且能夠明白登記更改的方法,比傳統教學效果好很多。

例如學生對會計要素的理解性覺得比較抽象,可以采用教學軟件,讓學生參與進來,直觀性強,學生理解容易,可以深入淺出的說明難點和疑點,學生理解了會計要素之間的關係,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果。

總之,快樂學習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歡快愉悅的學習環境,減去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又遵循了學習規律,使得學生越學越樂學。讓快樂學習走進《基礎會計》課堂,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指日可待。

(作者單位:莆田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