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龍岩市新羅區鄉鎮(街道)勞動保障平台建設的現狀及建議(2 / 2)

4.信息網絡建設落後

目前,我區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雖然都配有電腦、打印機、電話,但設備落後、陳舊,區、鄉(街)兩級還未能構建一個獨立於互聯網的網絡係統。不能實現實時聯網和統一的OA辦公係統,無法實現勞動保障業務互聯互通。業務信息交換還完全依靠人工上下傳送。原有的勞動力市場係統服務器性能較差,無法滿足目前新增業務的開展,可擴展性差,適應不了全區信息化辦公平台建設的要求。

5.業務經費匱乏

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有“小人社局”之稱,承擔著本轄區內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和維權等各項工作。雖然,現鄉鎮(街道)在編在崗人員的工資已列入財政撥款,但部分經濟較困難的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工作和辦公經費缺乏保障,影響和阻礙鄉鎮(街道)許多業務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對鄉鎮(街道)勞動

保障平台建設的建議

1.完善鄉鎮(街道)勞動保障平台的

機構建設

鄉鎮(街道)勞動保障平台作為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按其本質特征、工作任務和發展目標,應保證它固有的獨立性、係統性和完整性。因此,建議我區要進一步完善鄉鎮(街道)勞動保障平台建設,將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設置為股級或副股級事業單位。明確工作機構性質和工作職責,並根據工作需要,合理配置人員編製。同時,人員工資、工作經費應由區、鄉兩級財政預算核撥。確保鄉鎮(街道)勞動保障機構人員的工資和工作經費正常支出。

2.加強人員隊伍建設,提高工作

人員業務素質

勞動保障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麵廣,任務繁重。必須要有一支有理想、懂政策、熟業務、素質高的穩定工作人員隊伍。一要著重解決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有編無人問題,盡可能從高校畢業生中招錄人員充實到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減少臨時人員比例,確保人員隊伍的穩定性和工作的連續性;二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辦法,組織鄉鎮(街道)勞動保障工作人員進行政策和業務培訓,強化工作人員職業能力培養,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水平,努力營造一支思想作風過硬、政策水平高、業務能力強,能獨當一麵的勞動保障工作人員隊伍。三要加大幹部人事製度改革力度,激發整支隊伍的活力和廣大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要根據各工作人員的表現等情況定期或不定期由幹部管理部門、區人社部門和各鄉鎮(街道)對工作人員進行適當調整,有效解決幹好幹壞一個樣等問題。

3.完善工作考核辦法

鄉鎮(街道)勞動保障工作目標考核,是檢驗鄉鎮(街道)勞動保障的工作成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公平、公正、合理地進行評價,確保考核能發揮對工作的良好促進作用。一是考核要具有可操作性。即製定的考核評分項目必須是硬性的量化指標,可計算,可評比。二是考核要圍繞中心工作,突出重點。避免不分輕重、麵麵俱到、包羅萬象。區人社局就各項工作下達的考核項目和各項目的考核分值要科學合理,確保有限的考核分值發揮最大的效應。三是考核要結合實際,區分類別。街道與鄉鎮,大鄉鎮與小鄉鎮,郊區鄉鎮與山區鄉鎮,其人口、勞動力資源、企業單位等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工作量、工作對象、工作重點也各有不同。因此,下達考核任務指標,要從實際出發,做到統籌兼顧、分類區別對待。比如: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要測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小額擔保貸款、社保補助、城鄉居民社保、醫保等工作,而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要測重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轉移就業,農村“三類”人員就業援助以及農村養老保險等工作;四是要有獎勵激勵措施,激發工作熱情。通過年度考核、評比,對獲得先進單位的勞動保障事務所,除了給予表彰外,還應按不同等級,給予1萬~2萬元左右的工作獎補經費,作為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工作業務經費補助,解決經費不足問題。激發鄉鎮(街道)對勞動保障工作的熱情。

4.加強信息網絡建設,提高服務

水平

要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金保工程”的發展規劃要求,建成一個覆蓋區、鄉鎮(街道)等經辦機構網絡通訊傳輸係統,加快勞動保障辦公係統信息標準化建設,建立統一高效、資源整合、互聯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開、使用便捷、實時監管的勞動保障信息化辦公平台,減少人工信息資料交換,節約辦公費用,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總之,鄉鎮(街道)勞動保障平台建設,關係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大局,關乎民生民心。地方黨委、政府應加予重視基礎性工作,充分發揮各級基層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職能和作用,為促進本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龍岩市新羅區勞動就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