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十大貢獻(下)(2 / 2)

在清朝,特別是遼河流域,清朝努爾哈赤從都城赫圖阿拉,一遷到遼陽,二遷到沈陽,加快了遼河流域,遼沈地區經濟開發的步伐,後來清朝在東北設卡倫,派軍隊戍邊,建立一些新的城市,譬如說齊齊哈爾,呼瑪,璦琿,加強了整個東北地區的開發,一直到黑龍江的北岸,這個是前代所沒有的。

而正北地區主要是蒙古族,整個明代的蒙古族各部之間戰爭、動亂,一部分蒙古的牧民做飯沒有鍋灶,穿沒有衣服,吃沒有鹽。明朝一個時期對蒙古禁運,禁運一個時期。清朝不同了,滿蒙聯盟,滿蒙聯姻,整個蒙古分為:漠南蒙古、喀爾喀蒙古、漠西蒙古。

清朝把這問題基本上解決了。大家知道,這個問題不容易,秦始皇修萬裏長城,主要是防禦北方的匈奴,唐朝的突厥,明朝的蒙古,北方的問題兩千年沒有得解,清朝不同,康熙說過:“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就是外蒙古,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

大家知道清朝沒有修長城,長城沒有用了,從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喀爾喀蒙古、漠南蒙古基本上沒有戰爭,二百年的和平環境,大大有利於這個地區的經濟開發,也有利於人民的生活安定。

西北,北疆主要是厄魯特蒙古,南疆主要是回部,中國曆史上從秦始皇以來,應當說清朝第一次把新疆問題解決了,清朝在那兒派官員駐兵、屯墾、貿易,大大促進了西北地區經濟的開發和文化的發展。

所以,我認為三北地區,東北、正北、西北地區在清朝時期經濟和文化有一個大的發展。

第十、保護文化遺產。以故宮為例,大家知道,周朝滅了商,它沒有在朝歌,它又回去了,回到鎬京去了,原來的都城廢了。秦統一了六國,它的都城在鹹陽。漢、唐也是這樣,宋代、唐,宋朝建立政權之後,它沒有用舊的都城,它是到了汴梁開封。

元朝它開始都城它是在上都,明朝的都城沒有在大都,它是到了金陵,今天的南京,後來永樂靖南之役後才遷的北京。我算了一下,從商朝開始到明朝為止,所有大一統的政權利用前代宮殿概無一例,它們對前代宮殿拆毀焚遷。

隻有清朝,利用了明朝的皇宮,加以增益。這就使得明朝的宮殿得以保護下來,多爾袞的哥哥,叫阿濟格,他不同意多爾袞的意見,占了北京之後,把都城還要設在沈陽。大家想一想,如果清朝都城設在沈陽。

那麽,明朝宮殿重要的建築材料肯定就拆了,到沈陽建去了,今天我們在座的我們都看不到北京的明朝的皇宮了。所以清朝早期這些政治家,把明朝皇宮保護起來,沒有破壞,加以利用,後來修繕,有局部的改造,它使我們今天能看到的這個皇宮。所以我說清朝對保護文化遺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