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慈禧(1 / 2)

上章書說道:清朝皇帝有八次曆史機會,但是失去了,不做圖強維新的改革,不做重大的徹底改革,修修補補、應應付付,最後受害最大的首先是宗室、是貴胄、是八旗,他們很慘,辛亥革命之後,種地不會,做工不會,經商不會,拉洋車也不會。我看到很多材料,沒有飯吃,文化又不會。

所以說清朝,八旗製度興則清朝興,八旗製度衰則清朝亡。清朝最後,從6歲的同治、4歲的光緒、3歲的宣統做皇帝,就可以看出來,上層腐爛了。八旗製度可以看出來下層腐爛了,從上到下腐爛了,所以清朝這個帝國也就滅亡了。

清朝八旗的 “十定”,奠定了清王朝統治中國296年的基礎,同時,也埋下了它沒落和衰亡的伏筆。成也八旗,敗也八旗,大清王朝的榮辱與八旗的興衰休戚相關。那麼,龐大的八旗究竟人數幾何?在清王朝沒落之後,他們的命運又將如何?

八旗製度的曆史弊端。八旗製度是清朝一個最根本的社會製度,前世沒有,後世也無。八旗興盛,清朝發展,八旗衰落,清朝滅亡,可以說八旗興則清強,八旗衰則清亡,八旗製度是清朝統治者的社會基礎。這個社會基礎是怎麼發展的,是一個什麼樣狀況?我先把八旗製度介紹一下。

在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離去的背影中,浸染著一個帝國的滄桑日暮。那麼,清朝何以統治中國長達296年?它又為何喪權辱國、走向衰亡?這個中國曆史上最後的封建王朝,究竟留給後世怎樣的記憶?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的根基——八旗製度,究竟從何而來?它何以締造了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軍隊,又是它,最終葬送了中國最後的王朝?

所以說到了現在,光緒四年,光緒今年8歲,而真正把持朝政的是慈禧太後。這是上層,下層依舊是八旗製度。

慈禧,中國二千年封建曆史上最後一位垂簾聽政的太後,在無權勢時,慈禧主張抵抗侵略。掌握權力後,慈禧卻又保守狹隘,先後鎮壓了光緒皇帝的變法。再蠻幹,向八個國家宣戰,後賣國,靠滿足列強貪欲來維持自己的腐朽統治。

無才無能的慈禧,卻有擅長陰謀政變的頭腦,她抓住鹹豐皇帝遺命中的紕漏,發動辛酉政變,垂簾聽政,登上了權力的巔峰。正是在她的統治下,光緒皇帝變法圖強的希望被扼殺,中國曆史上最賣國的《馬關條約》《辛醜條約》被簽定。

但慈禧垂簾聽政後,在某種程度上曾經支持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繼鹹豐皇帝死後登基的同治皇帝也英年早逝,慈禧又立皇族載恬繼位,就是光緒皇帝。

慈禧太後曾經統治中國47年,她雖然隻是太後,但是實際上的女皇帝。關於這個人,先講第一個問題,就是慈禧太後的身世。

慈禧太後,她有一個姓,這個姓,叫葉赫那拉氏。葉赫是滿語,這是個地名,它也是一個部族的名稱,這個地方就在今天東北吉林省的梨樹縣有一個葉赫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