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證:手指腱鞘炎。
按摩部位:雙手。
手法:用健側的手指按摩患手指腱疼痛處,最大限度地張開雙手五指,逐一將左右手的指頭對應屈曲摁壓,每根指頭50下。每天早晚各1次。
適應證:手臂腱鞘炎。
按摩部位:患臂,重點為肩、腕及合穀、內關、外關、曲池、尺澤和肩井穴等。手法:
(1)先神拉患手五指,揉按肩膀和手腕5-10分鍾。
(2)最大限度地伸張和屈曲手掌各32次。
(3)依次點按合穀、內關、外關、曲池、尺澤和肩井穴等,每穴1-2分鍾。每天早晚各1次。
注意事項
1.患病期間忌接觸冷水。
2.治療期間患手忌用力。
適應證:脊背痛。
按摩部位:大椎和中喘穴。
手法:先撫摩患者背脊至發紅、發熱,再間斷性點按其上述穴位。每天2-3次。配合食療補鈣及仰臥起坐運動。
適應證:舒筋活絡,恢複機能。
按摩部位:肩背部和上肢。
手法:
(1)取坐位,按摩者立於傷側,撫摩肩背表麵皮膚,繼之施以掌揉、揉捏、彈撥手法,逐漸加力,由淺至深部,使肩背部感到舒適、溫曖,肌肉逐漸鬆弛為宜。
(2)患者外展屈肘,前臂呈中立位,自然放在椅子靠背旁,在肩部肌群周圍進行推揉。
(3)在肩峰下滑囊處用拇指做橫推揉,局部點揉法。
(4)在三角肌前、肱二頭肌長頭處,以彈撥手法用食指指腹向外彈撥,以解除局部痙攣引起的乏力。
(5)最後在肩背部輕微捶打,往返數遍。整個按摩時間20~30分鍾。每日1次。
三方
適應證:脊柱疼痛。
按摩部位:人中、大椎和啞門穴。
手法:先揉搓患者大椎和啞門穴至發紅、發熱,再分別點按人中、大椎和啞門穴各8~10分鍾。每天2~3次。配合喝牛奶或以其他方式補鈣。
患者避免疲勞過度。
一方
適應證:老年腰痛。
按摩部位:全身。
手法:
(1)取站立位,用雙手交替橫著摩擦後腰部500下,再用左右手分別豎著摩擦左右腰側各300下;摩到痛處多揉幾下。
(2)改坐位,雙腿並攏,兩手前伸,上身緩慢前屈,盡量靠近大腿,慢慢呼氣幾秒後再還原,連續做10次。兩套動作每天共做2-3次。
二方
適應證:腰感沉重。
按摩部位:中極、委中、命門和腎俞穴。
手法:揉搓上述各穴至發紅、發熱,再分別點按5-8分鍾。每天2-3次。
三方
適應證:臀中肌損傷性腰痛。
按摩部位:腰部。
手法:
(1)先找準壓痛點,重力壓按8-10分鍾。
(2)再以痛點為中心,分別向兩側推摩30下。
(3)最後沿身體縱軸方向用力拔拉或彈撥30-60秒。每天1次。
四方
適應證:舒筋通絡。
按摩部位:申脈和太衝穴。
手法:
(1)用拇指推揉申脈穴36次,然後推揉太衝穴72次。
(2)最後找準腰痛點用掌根擦摩,使腰腿部有放射性酸脹感為宜。
適應證:散寒溫經。
按摩部位:命門、腎俞、大腸俞j旁胱俞、環跳、殷門和委中穴。
手法:
(1)俯臥,用拇指揉按命門穴36次,接著依次揉按腎俞穴、大腸俞穴和膀胱俞穴各26次。
(2)雙手搓熱,用掌根同時自上而下揉擦這些穴位,使腰部有溫熱感為宜。
(3)俯臥,按摩者用拇指依次點按其環跳、殷門和委中穴各36次。
(4)用掌麵自上而下推揉環跳穴至委中穴各36次,至下肢有輕鬆感為宜。
適應證:補腎壯腰。
按摩部位:關元、命門和膀胱俞穴。
手法:
(1)仰臥,用手掌麵推揉關元穴,順逆各36次。
(2)俯臥,用拇指端由輕而重揉按其命門穴36次,向外揉按膀胱俞穴36次。
1.按摩宜空腹進行,椎間盤突出者忌用。
2.治療期間避免幹彎腰多的重體力活兒(
3.患者避免疲勞過度。
一方
適應證: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按摩部位:腰部。
手法:患者取俯臥位。用手找準患者壓痛點,邊揉摩邊按壓,反複30分鍾。每天1~2次。
二方
適應證:腰椎間盤突出,活血通絡,止痛化瘀。
按摩部位:腰部和下肢。
手法:
(1)取側臥位,靠近床麵的下肢伸直,另一下肢屈膝,身體放鬆,按摩者站其側麵,右肘放在臀部,左手放在肩部,肘和手同時向反方向慢慢用力活動其腰部。
(2)患者放鬆後,按摩者突然向反方向用力,便聽到“哢嚓”一聲響;讓患者轉到另一側施以同樣手法。
(3)患者仰臥,雙下肢伸直放鬆,按摩者兩手握住腳踝,使其屈膝,稍活動後,突然用力拔伸,此手法反複3次,再用同樣手法作用於另一下肢。
腰椎疼痛
三方
適應證:脊柱疼痛,舒筋活絡,祛風退熱。
按摩部位:人中、委中和身柱穴;足部腰椎反射區。
手法:
(1)用拇指掐人中穴36次,不要掐傷皮膚。
(2)用拇指揉委中穴36次,適當加力,使下肢有明顯的放射性酸脹感為宜。
(3)取俯臥位,用手魚際或掌根按壓身柱穴36次,使背部有放射性酸脹感和溫熱感為宜。
(4)反複搓揉足底腰椎反射區,使之發熱、發紅。每天1次。
注意事項
1.推壓複位時方向一定要準確,用力要適度。若無把握,則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2.治療期間患者避免彎腰用力。
如何預防腰稚間盤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