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性格的特征(1 / 1)

通過培養品格與個性,最後我獲得了真正的力量。

——伏爾泰

性格決定命運,性格在人的一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命運本非天定,成敗自在人為”,性格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塑造的。影響性格的因素有很多:社會背景、家庭影響、環境因素、生活際遇等等。如果你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性格,性格就會有一個很好的定位;如果你能從各種因素中培養自己的良好性格,就能夠把握成功、把握命運。正所謂,成也性格,敗也性格。不同的性格可以讓人功成名就,也可以讓人功敗垂成。

性格特征,是指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諸如誠實或虛偽,勤勞或懶惰,自豪或自卑,勇敢或怯懦,果斷或優柔寡斷等都屬於性格特征。每一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性格特征,有些是和別人相似的,有些是個人獨有的,有些是積極的,有些是消極的。一個人的各種性格特征交織在一起構成他的性格。

最早用性格一詞並概括其特征的是古希臘哲學家泰奧弗拉斯多。他從人們的日常行為方式中概括出如阿諛奉承的人、偽裝和善的人、吝嗇的人等性格特征。後來的學者也多用描述的方式來說明性格。性格一詞從來就有道德評價的意義。因為,一個人的為人,他做什麼和怎麼做,必然要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其他人,所以也必然會得到一定的道德評價。

能力和氣質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個性。性格能表現個人對現實的態度和在一定場合下采取的行動,也是最能表現個性差異的心理特征。可以說,性格是個性中具有核心意義的部分。

相關鏈接

性格的形成

人的性格是後天形成的。作為一種心理現象,性格以神經係統的先天功能特點為自然前提,但無論是神經係統的特性或體型特征等生物因素都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性格。性格是在社會的影響下,在人的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的,性格是一個人的生活曆程的反映。兒童出生之後,長期在家庭環境中生活,家庭的經濟狀況和政治地位,父母的教育觀點和教育水平,教育態度和方法,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兒童在家庭中的地位等等,對兒童性格的形成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學校生活是兒童性格形成和發展的主要時期。學校通過各種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學生在學校中不僅掌握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也掌握一定的政治觀點和道德標準,形成著自己的性格。

人在自己性格的形成過程中不是消極被動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擴大了與社會的交往,在社會的影響下,青少年會對不同的性格有所評價,並從模仿逐漸過渡到某種程度的追求。青年人走向社會,為了適應日益廣泛的生活領域,就需要而且確實也能更深刻地對自己的性格有所認識,並主動改變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征。培養優良的性格,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