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什麼是組織能力(1 / 1)

領導者的組織能力是保證領導活動得以實施的領導能力之一。所謂組織能力包括兩個方麵:其一是指協調、管理的能力,即善於運用各種組織形式和組織力量,協調各方麵的人力、物力、財力,使其達到動態上的綜合平衡,從而獲得最佳的工作效益;其二是指“控製”指揮的能力,即采取有效的控製手段,使被領導者按照領導者的意圖,沿著指定的方向發展運動,最後取得預期的結果。

也可以這樣說,組織能力是指一個人為了組織的利益和實現組織製定的目標,運用一定方法和技巧,把來自不同地區、不同係統、不同職業、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民族、性別、年齡等均不相同的人組織在一個團結向上的集體之中,使大家朝著一個共同方向和目標去努力、去奮鬥。作為一位優秀的領導者應該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

組織能力其實就是協調能力,就是把握宏觀的能力。簡單地說,組織能力就是個人能力和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元素,它有以下幾個特質:

(1)它是獨特的,每一家企業都有不同的組織能力。

(2)不同的組織能力,也將局限或強化企業在不同層麵的表現。

(3)最後,組織能力是企業的核心元素,它自然是源自於企業的內部。

組織能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保持工作目標所必需人才的最優平衡。

(2)善於統率部下同心協力進行工作,充分調動下屬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3)統籌兼顧,量力而行,善於處理好輕、重、緩、急的關係。

(4)有效地控製群體成員的活動過程,做到環環銜接,令行禁止。

(5)善於抓典型,樹榜樣,發揮成員的自控能力。

例如,3M的組織能力獨到之處,就在於它能不斷刺激創新;迪斯尼樂園的組織能力在於它服務顧客的能力;而豐田本身幾乎就是品質的代名詞。

沒有一家企業能夠擁有所有的特長,每家企業都有不同的組織能力,這些組織能力體現在不同的個體上,也就是具有影響力的優秀個體上。隻要這些具有組織能力的個體夠獨特、比對手更強,它就能夠取得成功。

但是這些組織能力是如何建構出來的?組成這些組織能力的元素是什麼?為什麼3M能夠有源源不絕的創新能力?

建構或改造組織能力,需要同時在以下三個方麵調整:

(1)員工的心態(employee mindset)。

牽涉到員工願不願做的問題、如何調整他們的態度、如何培養企業的文化等等。

(2)員工的能力(employee competence)。

有時員工即使有意願配合,卻可能並不具備足夠的能力,這時企業就應該從提供訓練、提升能力著手。

(3)員工的管理(employee governance)。

即使員工有意願也有能力,朝企業的目標邁進,但相對地,企業的基礎架構、流程及組織結構,卻讓員工的努力打折甚至看不出效果,最後也會讓他們失去動力。

簡而言之,建構組織能力,要靠在上述三方麵的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個構麵,都將會使所有的努力功敗垂成。

相關鏈接

組織能力的表現形式:

(1)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2)資源與信息共享的流程與機製。

(3)業務模式。

(4)核心價值觀。

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不是老子所說的“無為之人”,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不是為了社會或是其他某種事物的存在而存在。也就是這個原由,人需要被組織,這樣才能往一個點上用。

作為組織者,你首先要考慮的不是你在某個事件中的位置,而是作為一個領導者你如何使得個體因素得到統一、得到協調。從而讓每一個小小的因素為了一個大大的目標各盡其職。

古人說的“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意思不是大大咧咧,而是要從大局著手,不要因對細節的推敲而本末倒置。

最能提高組織能力的領域就是人際關係。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不要小看了這個身邊的“小圈圈”。如果對“人”的組織已經駕輕就熟了,那麼對“物”的組織更是易如反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