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移動互聯網營銷新思維(4)(2 / 2)

2010年1月,雷軍找到啟明創投的童世豪,說明了融資需求。雷軍說:“有一點我需要提前說明,小米科技在3-5年內是不準備贏利的,如果啟明想要收到短期利益的話,最好慎重投資,也可以選擇不投。”這句話雷軍對所有投資人都說過。這種想法與他用互聯網的方式做手機的思想緊密相關。從接觸互聯網以來,將近10年的時間,雷軍一直都在研究這個領域的規律。漸漸的,他發現在互聯網上成功的企業幾乎無一例外剛開始的時候都是不賺錢的,它們的大部分服務都是免費的。

其實,對於互聯網的免費法則,雷軍早在創辦卓越網時就已經運用嫻熟。卓越網當時的競爭對手是當當網,雷軍用打折的手段和當當網競爭來爭取用戶。他漸漸地發現,電子商務的核心就是比誰擁有的消費用戶多,隻要用戶存在,以後總是持續消費的。

小米手機作為互聯網模式開發和銷售的首個互聯網手機品牌,其商業模式也將是互聯網化的。比如,傳統手機廠商依靠賣硬件掙錢幾乎是雷打不動的規律,即便是在互聯網體驗上做到極致的蘋果手機,來自硬件的盈利也大為可觀。

雷軍深知,在互聯網領域,免費經濟學早已深入人心。其核心理念就是讓用戶免費使用產品,從而形成口口相傳的力量,不斷擴大用戶基礎,更多的用戶體驗反饋又反過來能幫助這個產品更好地改進,良性循環就此形成。騰訊的QQ和微信,以及360安全衛士,都是通過這一模式,成為互聯網行業的贏家。

1.6.3 免費創造更多贏利點

有人質疑小米的贏利模式:“小米手機不靠硬件賺錢,那麼究竟怎麼贏利?”

“10年前騰訊怎麼賺錢,今天我們就怎麼賺錢!”雷軍說。

騰訊QQ的軟件客戶端在Windows上的使用是免費的,但騰訊成了中國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因為QQ是所有人都要使用的軟件,是所有人每天必經的入口,如果QQ能保持成為用戶的入口,隻要發現賺錢的機會,騰訊就可以加入。

360也是如此,免費做安全殺毒,免費提供瀏覽器,免費管理軟件,可當它成為絕大多數人的桌麵時,所有軟件隻有通過它才能到用戶手上,於是它就可以遊戲賺錢收遊戲聯合運營的錢,團購火收團購的分成費,最後它也就上市了。

同樣的,雷軍認為手機是目前人們唯一不可或缺隨身攜帶的電子設備,未來所有的信息服務和電子商務服務都要通過這個設備傳遞到用戶手上,誰能成為這一入口的統治者誰就是新一代的王者。3~5年不準備贏利,雷軍其實是想要占據一個入口,像騰訊和360那樣,隻要用戶足夠多,以後通過終端銷售內容和服務就可以贏利了。

經過一係列的探討,雷軍最後確定了小米手機的策略:在不賺錢的模式上發展手機品牌,軟硬件一體化,定位中檔機市場——1999元,價格不高不低,基本配置往高端機看齊,甚至領先。強烈的性價比形成很高的進入壁壘,很容易成為小米手機的競爭優勢。

於是,小米手機從一開始就不準備用硬件掙錢,初始定價為1999元,基本上接近成本,而內置的MIUI係統也是免費的。這種顛覆性的營銷模式很快取得了成效——小米手機剛賣一個星期之後,就處在中國市場手機品牌第九位,在所有國產手機裏排第一位,而它的百度指數是36萬,熱度達到iPhone4S熱度的2/3。

高性價比使小米在半年內賣出了180萬部,反而實現了微利。後來小米又和聯通、電信合作,用戶預付一定的話費就可以免費拿到小米手機,開發了另外一種免費模式。

就在小米手機發售不久,有很多家維修企業托關係來找雷軍,申請小米維修。雷軍這才知道,原來售後服務也是很賺錢的生意,但他委婉地回絕了這些企業。“互聯網創業,免費才是王道。維修如果賺一分錢,就是我們的錯誤,要抱著這樣的決心。今年我們的最大動作是售後服務總動員,一定要把售後解決好。”

這一係列免費策略使得小米手機的人氣不斷飆升,雷軍自豪地解釋小米首發時在30個小時內30萬部銷售量產生的過程:“前10萬部隻用了半個小時。之後,我們提醒客戶,兩個月之後才能發貨,還需要嗎?之後的10個小時又有10萬訂貨,然後我們說,12月份才能給你,還要嗎?後麵的10個小時,又有10萬訂貨。我相信如果把這些限製都去掉,30個小時300萬部都沒有問題。所以說,贏家就在於看誰有能力一上來就說:我隻要10%的利潤。我要做一個比較厚道的人。東西又好又便宜,這是人類發展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