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是一種關係
現代愛情故事中有兩句經典的話,一句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站在你的麵前,你卻感覺不到我的存在。另一句是:我來了,在你的麵前,你來了,在我的心中。大家一眼就能看明白其中的意思,一個人,如果心裏沒有對方,哪怕對方就在自己的眼前,距離也是非常遙遠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心的距離。
心的距離不僅產生在愛情中,也產生在領導中。不少企業的領導者,篤信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總是感慨外麵山花燦爛,企業內部卻缺乏人才。有了這種心態,他對內部員工看不上眼,覺得他們不是自己心目中的人才,也不願意提供機會讓他們嚐試,更舍不得在他們身上進行投資。員工感覺到老板的心不在自己,心的距離十分遙遠,於是,他們的心態開始遊離,也將心思放在外麵的環境中,尋找能夠讓自己安心的地方。員工的遊離加固了領導者的想法,成為他慶幸自己有眼光的證據,更加迫切地在外麵尋找“意中人”。心的方向不一致,彼此的背離隻能產生更遠的距離。
一些領導者將企業的離心力歸結為員工的責任,認為員工心不在此。俗話說,沒有不漏風的牆,風穿牆而過,與風有關,與牆也有關,這是相互結合的結果。同樣的,外界有強大的引力,可以導致離心力的產生,內部有強大的斥力,一樣能夠讓員工離心。斥力來自領導的心態,來自領導對待下屬的方式,離心力的來源就是領導者本身。
領導是一種關係,反映了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關係。盡管這個關係是雙方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是,在一個組織中,由於分工不同,位置不同,各自掌握的資源不一樣,擁有的權力也不同,領導者比下屬對關係的建立具備更大的影響力。所以,相互之間的關係如何,領導者責無旁貸。
人際關係中有一個法則:以你希望別人對待你的方式來對待別人,這在領導關係中同樣適用。如果領導者使用手段來控製下屬,把他們當成工作的機器,下屬也會做出回應,以技巧來接招,把領導看成冰冷的硬鐵。表麵看起來領導者一呼百應,實際上下屬在內心以硬碰硬,出於對各種現實條件的考慮,他們表現出順從,將強硬的一麵放在內心深處,暗中進行堅強的抵觸。
領導是一種與領導者不可分割的關係。一個以控製為主要手段的領導者,他與下屬的關係是命令與服從、主動與被動,他完全居於組織的中心,享有絕對的權力,下屬則萎縮在各自的狹小空間,不敢讓自己的呼吸發出半點聲響。他們之間的關係除了絕對的從屬外,還是一種職務性的關係,也就是說,領導者在位的時候,大家的關係維持得很好,當領導者有一天失去了權力,不在這個職位上,關係馬上就會發生變化。
一個以感召為主要方式的領導者,他與下屬的關係是互相尊重的。他通過感召,不僅獲得下屬的工作時間,還獲得下屬的心。他關心下屬的個人發展和前途,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體現在行動中。他不斷地為下屬創造機會,將個人的重要資源與下屬共享,還會讓下屬站在前台迎接鮮花和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