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領導力的本質(2 / 2)

解鈴還需係鈴人,心的距離惟有用心才能縮短,關係的改善隻有通過領導者的心態轉變才會出現奇跡。有人將領導者的風格劃分為幾種類型,分別代表不同的領導關係,這種表麵的劃分是為了更好地分類和識別,真正的差別存在於人的內心,在人們看待自己以及看待他人的心態之上。

領導力本質

有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企業由領導者和很多經理組成,他們的目的是穿過一片茂密的森林,到達一個新的地點。經理是森林裏的工人,不斷地砍伐擋在前麵的樹木,將企業的通路開辟出來。領導者則乘坐在直升機上,用望遠鏡掃描前方,定位目標的位置,經常對比砍伐的方向,然後告訴大家正確的砍伐路徑。

可見,除了日常的管理工作,領導者有兩項很重要的任務,第一,要有遠見,第二,告訴並使人們相信這個遠見。在人們可以自由選擇、自由流動的環境中,依靠命令的方式讓大家朝既定的方向前進,換來的可能是蹣跚挪步,因為那不是人們發自內心的選擇,而是為了滿足一份工作和收入而不得不做出的行動。隻有當大家相信這個遠見,把遠方的風景納入自己的理想之中,才會產生內在的動力。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共同願景”和“個人願景”。當一群人都能夠分享組織的願景時,他們就會為整體分擔責任,而不隻是為自己的那一小塊負責。當更多的人分享願景,願景不會發生根本的變化,但會凝聚更多人的力量。領導者要將員工的“個人願景”轉變為“共同願景”,將各自分散的心思彙聚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上,企業才會產生強大的驅動力。

彼得·聖吉說,今天的管理者常常以交易的心情要員工持有共同願景。於是,願景就像一件商品,我付出,你獲得。遵從的跟隨者跟著別人的願景走,他們根據別人的要求做事情,而不是真心投入。隻有當人們願意投入、真心投入了,心態才積極,行動才有效。因為投入是一種選擇成為某個事物一部分的過程,投入的行為含有自由選擇的意思。

轉變的有效方法是感召,通過心與心的溝通,通過理想和理想的共鳴,人們願意並選擇將共同願景中的圖畫放進自己的生命中。人們選擇是因為看到了共同願景的好處,覺得那正是自己需要的,已經成為自己的願景和理想。

領導力是領導他人和影響他人的能力。領導力包括兩個方麵,一方麵是技巧上的,像領導者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和策劃能力等,另一方麵是信念和心態,這是領導者內在的素質,是領導力的核心和內涵。雙方究竟形成什麼樣的關係,根源在於領導者的信念和心態。也就是說,信念和心態決定了領導力的發展方向,影響到領導者的領導是否成功。

當他人願意追隨的時候,領導者不用發號施令,也能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當他人在心裏認同時,領導者勿須刻意解釋和說明,也能獲得對他人的影響力。領導這種潛在的巨大力量,不是通過技巧換回來的,而是通過內外一致的感召自然產生。領導力的本質就是一種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