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淚流滿麵
一個給人堅強印象的男人,在自己親人的生命出現威脅的時候,也會打破“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慣例,流下真誠的淚水。一個平時樂觀開朗,幾乎不會揮灑淚水的女孩,在看一部電影的時候,也會被情節感動得熱淚盈眶。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讓人們感動,生活中有很多場景讓人們淚流滿麵。
讓人們感動得淚流滿麵的,絕對不是人們思維中的理性之弦,也不是人們習慣中的分析力量。人們感動是因為人會被感動,是人的本能中最原始的情感被撥動。哪怕很小的事情,隻要撥準了人的內心之弦,不用醞釀,不用等待,感動之淚會噴湧而出。
2004年上映的電影《可可西裏》,讓一些觀眾在電影院失聲痛哭,不少人眼含淚水。這是一部關於屠殺和保護藏羚羊的電影,發生在人跡罕至的可可西裏。電影中沒有明星,幾個藏族演員的樸實表演很真實。電影采用的是純粹的紀錄片風格,自然而真實的東西直指人心。導演陸川為了拍這個片子,多次進入號稱世界第三、中國第一的可可西裏這個無人區,劇組冒著生命的危險,穿行在險惡的環境。真實的力量是巨大的,人們從影片中感覺到死亡是那樣的接近,生命是如此的脆弱。電影不僅讓觀眾感動,還產生了強烈的震撼。
生命的力量總能讓人感動,這份感動來自人性。人從小到大,各種理論讓人們學會了分析和理性,讓人們走向成熟。但是,無論人們的理論達到什麼境界,無論人們的成熟到達何種段位,都難以磨滅人的本性。從最根本的本質上來看,人始終是感性的個體,是容易被感動的萬物之靈。當外在的感性激發起人們內在的感性,外在的真實感召到了人們內心的真誠,人們因此而感動,所以淚流滿麵。
生命原本就是一場感召遊戲。在人生這個大舞台上,我們經常被別人感召,也經常感召別人,同時,我們每天都在感召自己。當我們來到這個社會,父母就開始對我們做營銷,營銷他們的想法和目標,當我們稍微懂事,我們就在為自己做營銷,讓更多的人來疼愛我們、關心我們和接受我們。也許父母和我們並不知道什麼是感召,但采用的是感召的方式,而且運用得非常出色。感召是生命賦予給我們的原始的力量,感召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強大的能力。
理想讓人們知道道路的方向,激情讓人們感染到更多的人一起趕路,感性讓人們體驗到路上的各種風景。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趕路,感召營銷不過是將人們內在的理想給挖掘出來,把人們隱含的激情給激發出來,把人們內心的感性給顯露出來,從而更快、更有效以及更有意義地到達我們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