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主張表麵的奢華,但必需的基本開支也不能省。對內,這開支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並能穩定企業員工的心緒;對外,則是企業形象,是企業實力、誠信、信心的宣示。

持續投入用於各種中介費用

這也是企業初創階段必須投入的一筆錢。如產品開發成功後要送去作品質鑒定,有的要領生產許可證,軟件企業要作軟件企業的認證和軟件產品注冊,高新技術企業要作高新技術企業的申請認證,全麵質量管理要作全麵質量管理的申請評審,也有許多行業要專門申請進入資質的評審,還有很多涉及公共安全的如消防安全審查、食品衛生審查等。這些認證如能通過,就成為公司的無形資產及某些方麵的合法身份。在市場越來越規範、法製越來越健全的背景下,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如前所述,初創小企業存活階段必須把扶持資金放在極其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位置上。創業者一定要安排出這筆資金來,不能存僥幸心理。這是一筆戰略資金,是你立足市場戰勝競爭對手的重要籌碼。不同的初創企業由於有不同的個性,其扶持資金的多少、投入時間的長短、投入使用的方向會各有不同,但在初創存活階段,一定要有這筆錢,也一定會用到這筆錢。很多小企業之所以在初創階段夭折,並不是它們的經營理念不對、產品質量有問題,而恰恰在於它們不懂得原來創辦企業必須安排這樣一筆資金。隻要有了這筆資金,即使在商業模式或產品質量上走了彎路,犯了錯誤,都還有改正的機會。所以扶持資金是初創小企業存活的重要保證。這是親曆者的切身體會,遺憾的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論述所見不多。2000年我國互聯網經濟第一個高峰階段,很多初創新經濟企業流行的一個詞彙叫“燒錢”,這就是在打造成功商業模型過程中的持續投入,燒的就是這裏說的扶持資金。當然那時這些企業大都燒的是別人給的錢,後來錢燒光了,企業也就沒有了。所以,如果說得簡單一點,粗略一點,隻要這筆錢沒燒完,還敢繼續燒,企業就沒有完。

救險資金

這個概念就更加很少被提及了,初創小企業不一定會用到這筆錢,但是一旦需要這筆錢了,就一定要有,沒有肯定無法應對。

什麼是救險資金

當企業遭遇突發性危急情況時能被調用的資金稱為救險資金。在守法經營的情況下,企業所遭遇的危急情況或曰危機應該都是經濟性質的危機,經濟性危機必定需要用經濟手段去解決,而貨幣、資金就是經濟手段最集中的體現。如果把企業比作一個生命體,這個嬰兒在出生之後,為了使他健康成長,每天都要給他喂奶,這用的就是扶持資金。但有一天,嬰兒突然生病了,就要打針吃藥,這用的就是救險資金了。如果把企業比喻為植物,那麼在它的生長過程中肯定會遭遇各種自然災害,救險資金的作用就好比是救災款了。所以扶持資金是初創小企業在正常生長過程中所耗用的資金,而救險資金則是初創小企業遭遇特殊危急情況時需緊急調用的資金。初創型小企業作為一個幼小脆弱的生命,在它的存活階段必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危機,企業爭取存活的階段,也可以說就是應對各種時時可能發生的危機、脫險求生的階段。在這裏也可以作一個簡單的概括,有救險資金,有可能走出危機,沒有救險資金,那就必死無疑。前些年企業界流傳的一個理念———“現金為王”,就包含有這個層麵的意思。

企業危機種種

危機並不是初創小企業的專利,企業在它成長發展存續的整個過程都隨時有可能發生危機,但作為初創小企業,被危機逼近的幾率無疑要高得多。

如果是一個高科技公司(其實創辦公司來搞新技術研發本身就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在研發過程中發生了方向性的技術錯誤,用了很多人力、物力、財力,研發資金幾乎用光了,這時才發現其基本方向是錯的,必須回過頭來重新部署,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危機。這時麵臨的是收攤不幹還是繼續重來的選擇,企業還有沒有重來的資金就會對選擇發生重大影響。骨幹人員的流失也會引起小企業的巨大震蕩,研發的領軍人物走了,小企業的人才優勢本來就不突出,初創階段更加不太可能有豐厚的人才儲備,如此足以導致企業的核心業務即研發癱瘓。

如果是製造業的初創小企業,將產品生產出來投入市場是其存活最重要的條件。但在初創階段,產品的質量、市場影響以及客戶關係都是非常脆弱的,好不容易將產品銷售出去了,不料卻出現重大質量事故,客戶要求退貨並索賠,但資金鏈十分緊張的你收的貨款早已用掉了,如此就陷入了索賠的巨大紛爭之中。或者好不容易培養了一個重要客戶,對方卻突然不再向你訂貨了,一時又找不到新的買家,這也足以使你的產業循環斷裂。

如果是服務型企業,如出現服務上的重大質量事故,也足以引發危機。開了一個飯館,由於衛生沒有搞好,導致食品中毒而被追究責任;開了一家旅館,入住客人由於某些意外而遭受傷害;辦了一個客運公司,客車途中發生嚴重車禍,事先為了省錢,沒有辦好保險;如此等等。更嚴重的是此時再經過媒體介入而引發公共關係方麵的危機,企業要重整旗鼓必須耗費巨大代價。

債務是引起初創小企業生存危機最常見的現象。由於啟動資金或扶持資金準備不足,企業經營不順,就有可能在與外部經濟聯係過程中形成各種拖欠。久而久之,欠款越積越多,狀況不斷惡化,企業甚至就是靠著拖欠在勉強維持,指望有朝一日發生奇跡。但一旦債主上門逼債,甚至進入司法程序遭遇查封拍賣,企業就可能會立即癱瘓甚至死亡。

組織分裂也是初創小企業發生幾率比較高的一種危機。起初共同出資創業的夥伴,在企業設立之後艱難求生的過程中對經營策略和發展方向產生了不同的看法。本來有分歧是很正常的現象,通過討論、溝通,能求得一致就好。但有的時候,溝通也不一定有效,當一些人對公司的前景堅定地不再看好,其實是對繼續合作不再看好,因此不願再一起往前走時,組織的分裂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再強大的組織,分裂都是重挫,小企業尤其如此,因為這將導致企業資源的流失,實力大減,甚至因此而夭折。

初創小企業在存活階段所可能遭受的危機是各種各樣的,難以盡述,在這裏不可能列全。後麵會有專門的章節分析初創小企業應對危機之道。這裏隻是說明,初創小企業在作資金準備時必須對救險資金作出安排;缺了這一部分,初創小企業的生存可能會發生很大的問題。

救險資金的籌集和存放

扶持資金是初創小企業在存活階段必定要投入使用的錢;而救險資金是企業發生生存危機時要動用的錢,如果沒有發生危機,就不會用這筆錢,所以救險資金是或許會用到的錢。因此,從企業財務角度來講,不一定賬上一定要放上這筆錢,但是一旦需要,就必須保證立即能籌到。

救險資金必須易於籌集,應使企業的資產結構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狀態,應有相當一部分具有良好的流動性與變現性,如銀行存款、債券、基金等有價證券,或者是房產等易於變現的資產形式。這樣一旦企業陷入危機就可以立即將這部分資產轉變為現金去化解危機。

“壯士斷臂”是籌集救險資金的一種非常手段,即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通過變賣公司資產或業務來籌集救險資金以應對危機。雖然這會使公司的實力受到很大影響,但從求生來講,還是值得的。

救險資金的存放除了要求易於變現之外,還應特別注意其安全性及保值。由於是用於救險的資金,因此其安全的要求應超過增值的要求。絕不要因為追求增值而去做一些不確定性很大的投資,一旦投資失敗,資金或被套牢,或者貶值,本身造成損失不說,致使企業無法去化解危機才是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