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跟習近平學寫作文:巧講故事 遠勝口號呼喊(3 / 3)

有一天,爸爸的一個老友來了,他看到書櫥裏的這個石羊似乎吃了一驚。他將石羊托在手上瞧了又瞧,然後極為肯定地說:“這是漢貨。”這下爸爸驚呆了。要知道,這位乃是鑒賞文物的行家。這樣一個粗糙的東西,竟然是一件文物。

從此之後,這個石羊便“身價倍增”了,媽媽也便將它移到引人注目的地方。有朋友登門,我們就忙著捧出石羊讓朋友一飽眼福。

一日,家裏來了幾位朋友。飯後,爸爸照例捧出石羊遞給在座的朋友們,並且極為得意地說:“這可是漢朝貨,好東西!”爸爸的朋友們都很驚奇,眼光立即就拉直了。石羊在朋友的手上傳來傳去,大家連聲說,這是個好東西。爸爸正洋洋得意,忽然“啪”的一聲,石羊不知被誰不慎落到好上,定晴一看,可憐的寶貝已經摔破了!爸爸站在那裏一動不動。朋友們都閉了氣兒,看爸爸的臉色。過了好一陣子,爸爸才低聲說:“不要緊,不要緊。”朋友們走後,媽媽怨,我怨,爸爸也惱怒得直跺腳,可石羊已被摔得不成樣子了!

過了兩個星期,爸爸的那個文物專家朋友又來我家串門,爸爸將這事告訴了他,他直為爸爸可惜,最後那位朋友意味深長地說:“它已過慣了那種寂寞、平凡的生活,一旦改變了生活方式,受到眾人的仰慕,反而使它走向毀滅。”

爸爸點上一支煙,一邊聽一邊不住的點頭,這一刻,我看著爸爸若有所悟的神情,我也感到像是邁上了一個新台階,從中似乎悟出點什麼……

【名師點評】

這篇作文的小作者很擅長故事,文章寫爸爸在地攤上以十元錢的低價抱回了一頭石羊,它“笨重醜陋,暗淡無光”,被冷落在書櫥的一角,全家人都不喜歡它。後因爸爸的朋友(鑒賞文物的行家)一句“這是漢貨!“而驟然成為“稀世珍寶”。後來,卻在人們的以驚奇的眼光傳看時,“啪”的一聲摔得粉身碎骨。那位朋友聽到此事後,意味深長地說:“那石羊雖說不凡,可是它已過慣了那種寂寞平凡的生活,一旦改變了生活方式。受到人的仰慕,反而使它走向了毀滅!”作者寫作時正是借這個故事,借獨具眼光的行家之口,揭示出石羊摔碎的哲理內蘊:當頭銜、掌聲、金錢、地位……笑著向你走來時,你要能夠耐得住“寂寞與平凡”,保持一顆平常的心,否則,等待你的必將是失敗與毀滅。這點晴之筆,點亮了哲思之光,使文章通體發亮,身價倍增。

包 容

● 安徽省臨泉縣城中南路學校泉河文學社 張振華

一朵美麗的鮮花被人摘下並用腳踐踏,可它卻將芬芳留在那雙腳上,這就是包容。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凡事皆順順當當,每個生命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每種生活都免不了苦難,但有人仍能夠含葩斂翅晏然而處,這就是包容。

每個人都會遭受苦難,也都會受到傷害、折磨,如果我們以包容的心對之,你就會感到生命道路的兩旁,苦難固然有,而更多的是鳥語花香;荊棘固然在,而更多的是滄海明月。在不斷的磨礪中成長,在風吹雨打的荷塘裏守望自己的盛夏,這就是對包容的最好詮釋。讓我們回到那段令人驚悸的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傷害史中去,去看一看那些海洋一般天空一樣廣闊的心胸。沈從文請黃永玉“到這邊來看荷花”;楊絳在鬥室中精心布置,等待與錢鍾書的重逢;汪曾祺在自然中品茶飲酒、尋找樂趣……這些看似優雅從容的舞步,有誰知道是旋轉在難以愈合的心靈傷口上的?他們承受了瘋癲的曆史對每一個清醒者在人格與人性上的踐踏,他們包容了苦難的生命質地,包容了絕望的生存境遇。惟有如此,才等到了後來的天海澄清,千秋光明。

擁有了一顆包容之心,你就會擁有了生命的無限精彩。能夠包容的生命,即使倒下也會麵對著太陽;能夠包容的個體,即便死傷都會迸濺出鋼花。伏爾泰蹲過巴士底監獄,被流放過英倫三島,挨過政敵的毒打,所有的一切,都未能摧毀這顆“歐洲的良心”,他依然以《哲學通言》召喚同道,以《百科全書》啟迪民眾。此時他包容的,已經不僅僅是個人的苦難,他呼喚所有的人正視生命,從沉淪中崛起,在黑暗中尋找光明。伏爾泰,將其不老鬆式的包容心態鐫刻在了曆史的裏程碑上。

包容之心是一縷陽光,包容之心是一顆明珠……生活之中常有苦難,由於奮鬥,由於不懈,也由於不斷的仰望、攀緣,生命才不至全然黯淡,不僅自己能如滄海巫山,熟視歲月如流,甚至還能喚醒他人麻木的心智,背負起全人類的精神引導責任——這一切,皆緣自包容。

【名師點評】

這篇作文寫作時也擅長講故事,擺事實,用事例。文章選取了知識分子的“包容”精神,例舉了沈從文請黃永玉“到這邊來看荷花”;楊絳在鬥室中精心布置,等待與錢鍾書的重逢;汪曾祺在自然中品茶飲酒等事例,論證了“正是因為有了包容精神,才不曾放棄生命的尊嚴,才等到了後來的天海澄清,千秋光明”。 本文主要是使用事例論據進行論證的,引述的事例論據有略有詳,所有的論據含蓋中外,在行文中將“例”與“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夾敘夾議地進行分析和闡發。真可謂如數家珍,信手拈來,顯然本文的論據使用肯定是達到了標準的。作者在論述自己的觀點時,從中外的文史資料中引用材料,頗有左右逢源之感,顯示了作者深厚的閱讀功底。這靠的是平時的積累,不是靈機一動能達到的。這就是作文水平提升的正道。